【商报时评】外防输入更严谨 疫苗接种再努力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本港首宗源头不明变种病毒感染个案,成因一直存疑,至昨日溯源工作卒之取得突破,当局于染疫家庭的冰箱冷藏包表面验出新冠病毒。这可算好消息,意味社区内未必存在原始输入带病毒者,加上三口确诊至今已逾14天,相关变种病毒威胁好大程度可以解除;但同时这也是坏消息,因新冠病毒或可透过入口货品特别是冷藏货品输入,外防输入面临更大挑战,须更严谨。

过往外防输入的对象,多针对入境人士,较少包括货物在内,今次发现无疑为抗疫工作敲响警号。当然,究竟病毒是外来输入感染了上述三人,抑或是由已确诊者污染了冷藏包,目前尚未能确定;但在冷藏货品表面发现新冠病毒,实非新鲜事,在外地早有揭发类似情况。为了完善外输防入工作,堵塞一切可能漏洞,当局须研究制订更严谨措施,除人流外,同时要注意物流。譬如可参考内地应对冷链食品物流的经验,加强物流环节裏全体人员的防疫要求,除机场员工外,一併把水运以至仓务人员等,纳入高风险群组,加强接种和定期强检,同时提高运输、仓库等的消毒要求,并加强冷链的溯源排查能力等。由业界到市民,只要接触冷链食品,更须做好个人防疫,勤洗手、多消毒。

新冠病毒防不胜防,限制人流已令经济社会带来不轻冲突,若然要限制物流以至进口食品输港的话,影响更是难以想像。所以,要根本应对病毒传播,加强疫苗接种始终是终极王道。只有大家均受疫苗保护、对病毒免疫,则不管病毒有否窜入,都断难在港产生多少波澜。

作为全球接种疫苗比率最多的地方,以色列已有接近六成人口打齐针。本月以来,当地每日仅录一宗甚至零宗死亡病例;4月份已允许民众在户外不用戴口罩;昨日还宣布,连室内都不用戴口罩了!这无疑标誌着以色列好大程度已走出疫情。以色列经验说明,只要疫苗接种率足够地高,令到疫情受控,抗疫措施便有条件放宽,或许无须达到七至八成的接种率,只要六成就够解除口罩令等防疫要求。当然,如果条件尚未充分,就急急过度放宽,肯定会招反效果。英国就是反面教材,仅得四成多人口打齐针,就贸然放开,以致疫情死灰复燃,昨日不得不宣布押后解除措施。

目前香港疫苗接种进程明显提速,随着社会各方接力加推谷针诱因,过去七天接种第一针的人数高约3万水平,其中科兴接种量较前翻了两倍,复必泰则翻了一倍,情况令人鼓舞。惟不必讳言,社会上的疫苗怀疑问题仍然不少。政府谷针还须继续努力,始终利诱推力虽大,却未能有效回应抗拒疫苗的拉力。的确,不同人士各有其不打针理由,当局必须有针对地做工作,例如提供体检可减免一些人的顾虑、加强推广疫苗假期又可鼓励一些人接种、引入更多疫苗选择又可解决一些人的需要 。

特首林郑月娥昨表示,疫苗接种工作仍要做得更好,才可建立社会免疫屏障,从而进入下一阶段减少社交距离及恢复人员往来。无论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还是推动复常,最根本的抗疫之策,无疑还是再努力,打好针!(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明生)

图源:中新社

上一篇:【商报时评】全民快打疫苗 早日走出疫困
下一篇:【商报时评】航天群星闪耀 爱国情涌香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