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接种率不达标全社会代价大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7月03日

本港的新冠疫苗接种率偏低,距离群体免疫目标仍远。不少市民对接种犹豫不决,「有针不打」,严重拖慢香港走出疫情的步伐,限制社交距离措施被迫一再延长,导致百业维艰,经济生活无法复常,全社会正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经济寒冬,业界感受最深。香港半岛酒店近日贴出内部告示,称母公司营运总裁呼吁员工接种疫苗,直言对拒绝接种的同事感到非常失望,坦承如果酒店在6月底前,未能达到70%接种率,或会实施更严格的成本节约措施,包括裁员。信件说,受疫情影响,集团业务持续亏损,去年损失20亿港元,目前每月亏损约6000万元,但酒店至今并没有裁员,而公司海外酒店已有约2000名同事失业。

半岛酒店的经营困境,只是冰山一角。本港疫情延续至今,限聚令难除,对外通关遥遥无期,各行各业苦不堪言,旅游、零售和饮食业等所受打击最大,承受能力接近极限。打工仔生计亦受到严重影响,市民抗疫疲劳日益明显,迫切希望生活能尽快恢复正常。面对疫情持久不散,加上变种病毒的威胁,香港一方面要持续加强防疫,为全民接种赢得宝贵时间;另一方面须加快接种速度,提升接种率,争取早达标,两者并行,才能最终摆脱疫困。

毫无疑问,疫苗接种与否不仅是个人防疫问题,还关乎社会整体利益。例如半岛酒店推出奖励计划,希望通过提高员工的接种率,让员工以及其家人免受感染,亦令顾客能够放心入住消费,帮助增加生意,同时完成接种的员工也可安心工作,这是双赢之路。惟情况并不理想,据该集团披露其他地区员工接种情况,其中马尼拉酒店员工接种率为45%,可是香港半岛酒店却只约15%。员工符合接种条件却又犹豫观望,酒店业务难以重回正轨,企业因为经营压力需要减薪、裁员,僱佣双方都将是输家,若走到那一步,无疑是令人遗憾的。

接种疫苗,利人利己利港,与每个市民的利益都息息相关。人人能打尽打,一起为本港达至群体免疫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复常,大家既是贡献者,更是受益者。

环视全球,现今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纷纷展开接种竞赛,全力催谷打疫苗,为逐步安全复常,对外通关往来铺路。多个欧盟国家开始发放「疫苗护照」,向完成接种疫苗的居民免除入境限制。英国已逾75%的成年人接种疫苗,正逐步放宽防疫限制。接种率领先的以色列,开始全面取消防疫隔离措施,并考虑取消室内戴口罩的规定。再看内地,接种疫苗的进度近日亦急起直追,短时间内完成逾8亿剂疫苗接种,免疫屏障正在加速构建。其中深圳疫苗接种量达1635.09万剂, 目标人群覆盖率88.4%,速度惊人。

香港不能再落后下去了。大家都要明白,病毒防不胜防,本港的抗疫成果存在脆弱性,不想疫情反反覆覆,就要靠提高接种率应对,这更是实现社会经济复常,民众享有较宽鬆的生活自由,恢复跨境出行的必由之路。身体状况允许的市民,今天不接种,明天也有需要,早打早受益,这亦是为自己、家人及社会尽责。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上一篇:【商报时评】振经济纾民困 从善如流妥安排
下一篇:【商报时评】巩固清零成果 争取复常通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