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疫苗接种计划展开昨满3个月,接种率仅约两成,离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尚有遥远距离,显示大部分市民对接种犹豫,这已成香港防疫的最大短板。放眼邻近多个地区,早前一直被认为防疫表现较好的台湾、新加坡、日本等地,近期疫情都出现反弹甚至恶化,主因除了麻痹大意出现检疫漏洞,还与当地民众疫苗犹豫,拖慢构建群体免疫屏障的速度有关,以至于在遭受变种病毒侵袭时未能护己护人,社会付出巨大代价。港人应从中汲取教训,本港要想力保安全,经济社会复常,尽早与各地通关,至为重要的应对措施就是疫苗接种,市民要眼光放长远,应打尽打,莫再观望!
截至25日,政府已为市民接种共约220万剂疫苗,逾127万名市民已接种第一剂疫苗,佔人口的19.3%,逾92万名市民已接种第二剂疫苗。与内地大城市相比,北京有逾1600万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佔人口高达74.1%,上海的接种总人数佔人口比例近五成,广州和深圳接种总人数佔人口比例均为四成左右,本港疫苗接种进度明显缓慢,此外亦大幅落后于以色列、美国、欧盟等地。
疫情持久不散,加上病毒变异,尽快完成疫苗接种才是走出疫情不二法门。香港疫情受控有望「清零」,本是好事,可是若市民因此自觉风险不高,认为打针没有迫切性,令群体免疫的目标遥遥无期,对个人、对社会、对香港都相当不利。正所谓「福兮祸所伏」,台湾就是教训,曾经被认为防疫「优等生」的台湾,12日起疫情突然大爆发,连续一周单日确诊病例过百,昨确诊病例中新增11例死亡,死亡个案破单日纪录。很大因素是疫苗供应不足,岛内民众又自认身处「安全」之地,打疫苗非当务之急,直到最新疫情暴发,台湾接种疫苗的比例仅仅约为1%,民众此时再想抢着「补针」,为时已晚。面对变种病毒的威胁,本港疫情缓和的现象并不可恃,只有在变种病毒可能入侵扩散酿成巨灾之前,尽快提升疫苗接种率,才能保护市民健康安全,避免再爆疫破坏社会经济复常进程。
香港好不容易躲过第五波疫情,但不是次次都那幺幸运。中大医学院昨公布研究推算,本港约有2万名隐形患者未被发现;团队另一项研究证实,已接种两剂疫苗的市民体内均验出中和抗体,证实现时提供的两款疫苗均有保护作用。接种疫苗对个人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好处毋庸多言,而疫情仍然严重或出现反弹的地方,一般疫苗接种都是相对缓慢且接种率较低。市民积极接种疫苗为本港建立防疫屏障,非单单对自己有利,亦是为社会整体利益尽公民责任,补上防疫的最大短板。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提醒,由于本港疫苗犹豫情况十分严重,而已採购疫苗过剩的机会明显,于下一轮与药厂的採购谈判中,将未必可以取得如今轮洽购般理想的成果。目前全球正展开疫苗大规模接种计划,多地「一针难求」,内地有地区6月10日开始,将暂停接种第一剂次疫苗,全力保障接种第二剂次。本港有充足疫苗在手,优势更应好好利用,此时能打早打,以免「苏州过后无艇搭」。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商报时评】解房困须议而决决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