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借鑒成功经验 搞好香港抗疫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5月13日

备受瞩目的澳洲和新西兰之间的旅游气泡昨日正式启动,两国国民可以透过旅游气泡互相往来而免除隔离检疫。当日,两国机场内挤满了準备出行的旅客,所有来往两国航班亦都客满,足见人们对于恢复正常通关和重启跨境旅行的渴望!

疫情持续一年多,世界多地至今仍关闭关口或採取诸多入境限制,澳纽率先尝试启动旅游气泡为全球逐步恢复正常交往带来一抹希望的曙光,极具里程碑意义。香港亦期待逐步重启经济和开放关口的「后疫情时代」早日到来,澳纽两国成功实施旅游气泡的经验值得本港借鑒,港府一方面继续全力抗疫,另一方面应多与其他合适国家和地区商讨互通之道,争取可以早日安全恢复与世界的交往。

诚然,在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地逐步重启经济和恢复交往已是必然。可是全球疫情依然未完结,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疫苗注射进度亦不一致,全面开放关口肯定不现实。因此,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率先与疫情低风险地区互通关口是目前最为可行的通关复常方案,旅游气泡便是在此考量下提出。此前,包括香港、内地、新加坡、泰国和欧洲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计划实施旅游气泡,不过碍于各地疫情防控进度和全球疫情依然严峻一直未有实现。所以,澳纽昨日率先互通关口可以说给予正在计划旅游气泡的国家和地区很大鼓舞,香港尤是。

据悉,港府和新加坡之间已就旅游气泡达成基本共识,同时亦在与泰国、日本、韩国、越南、澳洲和新西兰等国积极接触商讨。可是,近日一宗变种病毒输入本地社区再次警醒香港外防输入的漏洞,也为政府启动旅游气泡增多了难度。如何平衡好严防境外输入和启动旅游气泡是最大难题,港府或许能从澳洲和新西兰的政策中获取一些经验。首先是在坚持严格的入境管控前提下,只与疫情稳定受控的国家互通关口。澳纽都属疫情低风险地区,两国之间的旅游气泡并不适用于曾逗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换言之,两国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疫情严峻之地,依然未放鬆严格的入境限制。香港亦可先与内地、澳门、台湾、新加坡、澳洲和新西兰等疫情长期保持稳定的地区实施旅游气泡,但是绝不能放宽目前实施的严防输入措施。对于疫情恶化的国家,还应该适时加强入境限制,比如港府在上周日果断宣布禁止印巴菲三国的航班来港,同时收紧航班熔断机制。其次,要努力提升本港疫苗注射率,只有越多市民打针,越早达至全民免疫标準,才能有更多空间和条件重启经济、恢复交往;参照以色列在上周日全面取消了户外口罩令,其底气就在于该国疫苗注射率已达到81%。如果香港疫苗注射率始终低企,不仅会拖累重启经济和通关的步伐,也会增加自身防疫风险和不确定性。

现时,香港防疫任务不仅在于结束本地疫情和严防输入,还包括安全的经济重启和恢复通关,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和严堵境外输入病毒始终是复常和开关的基础和前提,而更多市民参与疫苗接种则可令通关复常更快、更安心。(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上一篇:【商报时评】营商佳处 勿做杞忧
下一篇:海峡时评丨吴钊燮等「台独」顽固分子终将被历史审判和清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