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营商佳处 勿做杞忧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05月13日

香港美国商会昨公布一项调查,指42%受访会员考虑或计划离开香港,当中62%人声称对香港国安法感到疑虑,近50%人认为检疫限制令他们难以出行或探访家人,认为不再适合在香港开展未来业务。就事论事,社会动蕩、法治不彰才是影响投资信心的最大敌人,自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的治安和秩序快速恢复,稳定和可靠的营商环境重现,令投资者可以安心投资香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已做了最好的证明。而香港堵塞维护国安的漏洞,巩固作为国际大都会和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与内地经贸融合,「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将更加突出,前景将更胜以前,正是营商佳处,世界各地投资者在港经营,必将迎来巨大商机和取得长足发展。

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邱腾华强调,商界的去留有不同因素,但资料反映,去年仍有超过9000间国际企业在港设立地区总部,海外机构在香港的投资情况表现持续平稳,与以往的数字相若。由此可见,众多投资者对国安法持正面态度。事实上,多年来香港的营商环境始终位居全球前列,不过修例风波期间,本港违法暴力行为猖獗,导致社会动蕩不安,令不少国际投资者担心香港的政治及社会风险破坏营商环境,而正是有了国安法拨乱反正,让香港回到法治稳定的轨道上,消除在港营运企业的后顾之忧。希慎华懋财团昨以197亿元购铜锣湾商业地,高于市场预期,即用真金白银投出信心票。

一些商界人士或许因为对国安法内容不了解而出现担忧,可以理解,但无须杞人忧天,香港国安法主要针对颠覆政权、分裂国家、恐怖活动和勾结境外势力四类严重罪行,工商百业在港合法营商完全不受影响。国安法实施后,过去亦曾有流言指金融机构撤出,资金从香港流走云云,而实情是,去年受疫情影响下,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数目不减反增,由前年底的1808家增至去年底的1878家,按年录得3.9%增幅;本港银行体系不但没有明显的资金流出现象,去年底反而有共500亿美元资金流入港元体系。现时市场对国安法的疑虑早已释除,正如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接受本报专访时直言,自己接触到的金融界和商界普遍对香港都很有信心,数字可以客观地看到我们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有「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十四五」规划展示中央支持香港作为各大「国际中心」的定位,勾画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本港迎来新发展机遇。内地疫情率先受控、经济全面复苏,市场潜力巨大,香港「近水楼台」,加之本地疫情缓和,未来两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只会更加紧密,加强香港的优势地位,也为投资者带来利好,特别是有意到内地发展的海外公司,以及想透过香港走出去的内地企业。毫无疑问,国安法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稳定、可持续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光明的合作前景。香港当务之急是彻底控疫,社会各界配合防疫工作,并积极参与疫苗接种,对尽快走出疫情、经济生活复常至关重要。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上一篇:【商报时评】当机立断 严防第五波
下一篇:【商报时评】借鑒成功经验 搞好香港抗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