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波疫情有稍为缓和的迹象,但每日仍有多宗源头不明个案,距离「清零」目标有很长一段距离。疫情持续近一年,经济社会饱受折腾,市民早已疲惫不堪,尽快走出疫情成为全民期盼。政府须全面审视整体抗疫策略,总结以往的疏漏教训,积极借鑒内地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疫情防控系统,并确保落实到位并不断优化完善,真正发挥系统作用,做到精準有力,才能克服抗疫疲劳,有望打赢疫战。
本港昨新增31宗确诊,当中9宗感染源头不明,另有30多宗初步确诊。疫情持续无法断尾,社区隐形传播链依然存在,加之冬季来临提升病毒存活及繁衍率,以及面临变种病毒的威胁,本港抗疫无法放鬆,有必要继续实施严格防控措施,现行多项社交距离限制必须维持。然而,香港社会明显出现抗疫疲劳,在节日假期,市面出现大量人流,不少人到郊区游玩,多个热门商场及郊野公园人山人海,市民除罩拍照打卡的画面在社交媒体中不难看到,令人担心疫情又会反弹,陷入反反覆覆的泥沼。
全力控制疫情仍是香港当前的头等大事,严防输入、大规模检测和追蹤乃是切断病毒传播链,减少感染个案的重要措施,后继的疫苗接种则是扭转形势的契机。政府已付诸行动,採取更多抗疫手段,包括为加强追蹤确诊个案密切接触者,在启德社区会堂设立的个案追蹤办公室今起开始运作,并动员纪律部队人员协助追蹤个案工作,务求能更专业化、更科学化及更迅速地进行追蹤,做好上游源头把关及围堵的工作,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链;在「外防输入」方面守好关口,确保滴水不漏;开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计划的预约系统,拟加入「电子针卡」纪录,而本月亦準备好预约系统,方便市民预约接种等。政府应对疫情速度加快,力度加大,展示尽快遏止疫情的决心,值得肯定和支持。
而香港要达到早日「清零」,实现摆脱疫情的目标,关键是不能被疫情牵走,见步行步,而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控疫系统,以系统的逻辑思维、系统的执行落实、系统的监督改进,统筹推进防疫抗疫工作,不留空位,不留盲点,不留隐患。内地最早控制疫情,经济生活复常,就是将检测、追蹤、隔离、治疗等措施优化组合,打好「系统战」,实现「清零」;同时通过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套「分区分级精準防控」的系统模式,一旦个别地方有疫情发生,立即精準启动局部防疫机制,短时间内把个案控制住,阻断疫情蔓延,而其他大部分城市地区经济持续,生活正常。例如北京、四川、大连、河北等地虽出现确诊个案,都能依靠系统作用将疫情的影响限制到最低程度,相关的成功经验值得香港学习。包括疫苗接种在内,政府须以「一盘棋」的思维抗疫,通过系统整合一切防疫力量,统筹所有抗疫工具,建立统一指挥中心,组织调动人力物力,做好各项防疫措施的互相配合,堵塞漏洞、弥补短板,提高效率,切实增强执行力,更有效的抗疫,达至「清零」。社会各界亦应配合政府抗疫,支持疫苗接种计划,齐心走出疫境。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商报时评】 尊重法治 反对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