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显着恶化,昨日共录得21宗本地确诊个案,乃个多月来首次重返双位数,而更恐怖是,初步确诊数字更超过40宗,可见第四波疫情恐已山雨欲来。政府因此宣布,对有病徵人士、老人院舍职员、的士司机三类特定群组强制检测,并指将尽快发指示限制酒店房间人数。
随着北半球天气转冷,新冠病毒变得活跃,不单美欧疫情再创高峰,日韩也见反弹,本港经济高度外向自难独善其身,尤其市民亦因疫情不断反覆而「抗疫疲劳」,精神难免有所鬆懈。
抗疫来到今日阶段,有两大问题实须认真看待。
首先,外防输入乃是防疫必不可失的第一关卡,特别是外围疫情始终活跃。专家学者研究分析指,今次疫情相信便由南亚输入个案带动。注意,这跟第三波疫情不同,当时料由豁免检疫的机组人员或海员引起,相对南亚裔人士不少皆为香港居民,意味病毒未必是经免检漏洞窜入,而可能源于当地阴性检测结果未有效确保相关入境者不带病毒,以及来港后的检疫期或检疫地点不够理想。有鑒即将踏入圣诞新年假期,或会出现留学生回港潮;所以,在收紧免检规定之外,进一步收紧所有包括港人在内的来港人士检疫措施,例如强制延长相关人士的检疫期,又或强制逗留检疫地点不准外出等等,皆有迫切需要短时间内敲定到位。此非人权、政治问题,而是非常现实、性命攸关的问题,一日不严正处理相关问题,则无论本地防控多幺严谨、市民多幺努力配合,结果都只怕徒劳无功。
而更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能否痛下清零决心,由外防输入到内防扩散皆明确以清零为目标。疫情持续至今,市民出现「抗疫疲劳」诚可理解,人人皆想舒舒气、减减压,但随防疫意识降低,却无可避免会推高疫情。最新多个感染群组,包括跳舞群组、酒店度假群组等,很大程度便因没有严守限聚规定、甚至没有时刻佩戴口罩所致。可见,心存侥幸不但不成,香港一日无法完全走出疫困,则任何活动复常都难以完全零风险,亦难摆脱「放宽后反弹,反弹后收紧」的死循环。内地其实一直提供?如何抗疫的最佳範本,香港固然有自己的现实困难,但根本原因还是未能下定清零的决心。与其被动地水来土掩,仅保障个别领域不被病毒攻陷,我们何不更进一步主动出击,彻底找出隐伏全港的病毒源头?加强检测固然是好,强制高危群组检测则更好,但始终都不及全民检测最好。要真正摆脱「抗疫疲劳」,全民检测正正可望「一劳永逸」,只消全民检测一次(或多跟进一次),第四波疫情威胁自可迎刃而解,继而在清零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活动复常。现在,在确诊数字处于既不太少、又不太多的基础上,一方面不虞出现所谓成本效益不足问题,另方面「检测后染疫」的风险也不虞太高(必要时可覆检),全民检测无疑是个合适时机。
长痛不如短痛,答案一直明摆着,只差大家有否共识落实。跌过才知痛,谁又希望再次停课,甚至再次停市、停工?痛下清零决心,坚决全民检测,此其时也!(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下一篇::【商报时评】香港市民不需要揽炒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