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进程大势所向,更多港人到湾区内其他城市创业就业、读书学习、居住生活等诚属应然。港区人大代表、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主席郑耀棠昨透露,早前建议中央政府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拨地发展香港新社区,获得了「积极而正面」回应。这个民间建议十分之大胆而具争议性,但无论建议是否得到接纳,这种基于大湾区视野来思考问题的思路都是值得鼓励的,其实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一分子,理所当然地可以亦应该视大湾区为自己的家园。
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并提出包括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等多项具体推进内容,还要求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可见将来,大湾区一体化共同家园可期。
过去,不少港人已北上居住和发展,随着大湾区加快建设,这股潮流势必进一步后浪推前浪。政府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中,长住广东的港人超过54万 别以为这是退休养老为主,查本年度预算案纾解民困的「广东计划」高龄津贴受助人数,其实只有2.8万人(「福建计划」则有9000人)。事实上,愈来愈多港青已放眼神州,今年便有近4000名文凭试考生报名申请内地升学,佔全部考生约7.6%的比率更创出9年新高,其中申请广东省大学的人数则增逾两成。这些都显示愈来愈多港人已用脚步投票,积极融入到大湾区生活裏。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基建的落成启用,完善了「一小时生活圈」建设,大大促进区内要素流动。而软件方面,从北向「广东计划」及在地房屋、教育、医疗等「国民待遇」的福利互通,到金融方面的互联互通等,都意味在「一国两制」下,两地一体化建设是行得通的。
随着北上港人愈来愈多,还可形成一股良性循环,加速吸引更多港人北上以至落地生根;这不单有助增强两地人员的文化、民生交融,经济方面亦能双向受惠、相得益彰,内地城市既可迎来香港的资金、人才,港人也可拓展空间,更易了解和打进内地市场,同时并将内地市场成果通过香港推向国际。由80后港人创办、现主打内地市场的DayDayCook拟在港上市,正是两地间人才、资金、市场联通的一个成功例子。
大湾区城市倘若发展香港新社区,港人肯定乐见其成;惟同时间,我们更应开放思维,放开怀抱,调整心态,让自己融入成为大湾区的一分子看待。香港和大湾区本应各具特色又互为一体,「大湾区人」概念正是题中应有之义。大湾区各城各展所长、互相借力、协同发展、效益迸发,只要充分发扬「一国两制」的好处,不断提升大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一体化水平,则大湾区建设必可水到渠成。果真如是,就根本不必特别在区内闢地建设「香港社区」,大湾区本身就是香港人的新社区了!(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哲)
下一篇::【商报时评】国家发展新格局 香港迎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