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今日时报评论员 赵燕玲
本港疫情依然十分严峻,不容乐观。昨日再新增73宗确诊个案,当中高达66宗都属本地感染,且27宗未找到感染源头,足见本地社区传播仍在扩散,未见受控趋势。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及许多专家近期都不断警告,第三波疫情相比前两次更令人担忧及严峻,不论港府和市民都必须严阵以待,要升级抗疫措施和加强防护意识,才能尽早令本地疫情受控。
因应香港疫情持续恶化,港府防疫令再次收紧,除了继续延长限聚令和限堂食令等,昨日亦开始实施公务员居家办公,及扩大强制佩戴口罩範围至室内公共地方。当然,种种防疫措施不断变化和收紧,必然会对市民生活造成不便,比如许多公共服务不得不延期受阻。但面对如此严峻的疫情,市民也需要忍耐和配合,唯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避免疫情失控,造成更大损失。过去近半年防疫经验已说明,严厉措施再加上全港市民积极配合,香港才有望战胜疫情,如面对前两次疫情,香港都比内地及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做得好。然而,第三次疫情反弹,特别是本地社区感染激增蔓延,凸显香港防疫仍存许多漏洞,这也与近期不少市民开始出现防疫厌倦及懈怠有关。
因此,再次呼吁市民要重视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必须减少外出聚集活动。港府和专家上周日提醒,如果这一周结束后,香港疫情仍不见放缓,防疫措施只能再「加辣」,不排除全城「禁足封城」。相信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局面,所以所有市民都更应加强自我防护和自我约束,全力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否则再严格的防疫措施都是无效。
此外,第三波疫情暴露出的防疫漏洞,港府也须尽快补上,不能再拖延大意。其中第一大漏洞,亦是近期全港关注的焦点便是检测力度问题。不容质疑,香港检测力度已经明显落后,儘管香港卫生署已经加大至每日可检测约万人,可放眼邻近疫情防控较好的内地、澳门、新加坡等地早已能达到此检测量。昨日报道许多市民排队等待检测,卫生署化验室走廊外堆满等待检测的样本,许多私家医院和诊所因检测人数爆煲,不得不停止面向公众的检测服务。种种现象都表明,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层面,香港检测资源和人手都严重不足,如果还不加快解决检测能力问题,香港本地传播会越来越难控。不妨计算一下从7月13日至昨日只8天时间,香港本地确诊就增加417宗,近半成未能找到明确感染源,因此,必须加大检测寻找、追蹤感染源及传播路径,才能最有效切断传播链。香港本地检测试剂和人手不足,港府应加快从全球採购试剂,包括从内地进口试剂,或者和深圳合作、请求国家支援协助检测工作等。香港面临的第二大漏洞便是检疫中心、公立医院资源或很快耗尽。确诊人数攀升,而且随着检测力度加大,确诊数字仍会上升,香港公立医院床位和检疫中心压力越来越大,港府必须提前做好準备,加快开闢新的检疫隔离中心和大量採购相关医疗资源和防护装备。总之,要让病床等人,而不是人等病床,更不能让前线医护得不到防护保护。
下一篇::【商报时评】各司其职通力合作 全面落实国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