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驳「与多数市民对立」的迷思!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4月11日
文/冯炜光

近日有前高官兼前大学校长撰文,担心「一国两制」如何在「后冠」(AfterCoronavirusAC)走下去?

其中提到「反对派获多数市民支持」的迷思。该文说:「如何对待一个在民意和选票上佔多数,但在目前体制注定当永远反对派的广义泛民阵营?中央若视之为敌,则等于与多数市民对立,造成体制结构性不稳的根本。」

这可能是困扰很多中央及建制学者的问题。以直选选票计,香港确实有批选民为了「拒共」和「拒中」,坚决只投反对派(其实是緃暴派),以至到了今天黑色暴力(黑暴)肆虐了近10个月,緃暴派仍可为即将在立法会过半/「35+」而沾沾自喜。去年1124更是「海啸式」地打击很多扎根地区,真正服务市民的建制派参选人。

但笔者认为政治是要「从理不从众」!某时某地,可能透过简单多数的原则,确实有些人及民意代表,不能接受某些观念。例如今天黄丝坚决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緃容肆意侮辱国旗,把「港独」视为「言论自由」一部分等等。但这些「众」最后会被历史证明错了,「理」才是真正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黄丝崇拜美国,我们不妨以1957年的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事件(LittleRockNine)来作例子。

小石城是阿肯色州首府(不错,就是1980年代由克林顿出任州长的那个州,然而1957年时,克林顿才11岁)。当时的阿肯色州州长奥维尔.福布斯是民选的,这在上述那位前高官眼中,他肯定是正宗的「民意代表」,其意见和政策,理应备受尊重,否则便是「和大多数选民对立」。然而当时这位州长做了什幺决定呢?质疑美国联邦法院判决的合法性,拒绝让黑人学生到清一色的白人学校上课。这种排拒国家最高司法机关的情形,是不是似曾相识?像极香港的黄丝大状拒绝「人大释法」?

这位州长不只口头说说,1957年9月2日还动用州国民警卫队和警察封锁学校,阻止黑人学生进入。学校旁边还有群情汹涌的白人种族主义者在吶喊,还举着「人种混合是敌基督的行为」(和香港黄丝及宗教人士屡屡拿基督来责难警察,何其相似);其中一位面容慈祥的白人长者还向黑人学生吐口水。这种民众的「愤怒」是不是也和近日黄丝的「愤怒」很相似?最后9名黑人学生连校门都没能靠近,就被迫离开了。之后,9名黑人学生多次尝试进入学校,都被州国民警卫队的枪枝和刺刀挡住了去路。

按上述前高官的理解,连民选州长都不惜出动军警,誓把黑人学生拒诸门外,这肯定算民意吧。若美国联邦政府不俯顺「民意」,那是否如上述那位前高官所言「与多数市民对立」?

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怎样做呢?他没有如上述那位前高官所言,忌惮与阿肯色州「多数市民对立」,而是为了维护联邦最高法院尊严,毅然出动军队护送9位黑人学生上学。而且是很大阵仗的护送!

「9月23日,艾森豪威尔向全国发布公开电视讲话,宣布将派遣101空降师前去小石城。9月24日,1000余名101空降师士兵乘坐52架飞机抵达小石城,控制了州国民警卫队。9月25日凌晨,101空降师士兵控制了公立中学。当日9点25分,9名黑人学生乘坐军用吉普车来到学校,并在全副武装的美国大兵的保护下,进入到校园。」

以香港的温和派所言,为了9个人,为了维护中央(美国是联邦政府)的权威,竟然出动1000余名空降师控制州国民警卫军,还要控制学校(这是黄丝最喜欢说的「学术自由」,警察不应进入校园,遑论军队),然后用军车护送9位学生上学,差点要「内战」,值吗?偏偏艾森豪威尔总统做了。到今天,还有人会认为艾森豪威尔总统做得不对?还有人认为美国联邦政府违背了「多数(小石城)市民意愿」?

笔者举这个例子,并不是倡议香港要出动军队去压服黄丝,至少暂时不需要;只是想说明从事政治确实要「从理不从众」,因为「众」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想法(今天的小石城市民肯定不会反对黑白人同校),但「理」却是颠扑不破的(例如维护国家统一,又或像艾林豪威尔般维护中央尊严)。更何况香港至少还有近一半选民不认同緃暴派,他们坚决反对侮辱国家,难道中央政府日后在处理港局时,又可以不理会他们?又可以和这批爱国市民「对立」?

(作者为香港特区政府前新闻统筹专员)

(大公文汇全媒体新闻中心供稿)

上一篇:基本法30周年|第三次释法 确定特首补选任期
下一篇:社论摘编|《文汇报》社论:纾困计划要补漏拾遗 尽力帮助更多打工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