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大流行,与香港有密切联繫的欧美国家疫情恶化,导致本港海外输入感染个案飙升,整体疫情有转坏趋势。政府不仅对疫情防控要作最坏打算,前瞻性部署加强防疫;亦须就疫情对经济民生的冲击作最坏打算。当务之急是支援陷入困境的行业和僱员,能够先渡过难关,应急救急工作必须剑及履及。首轮300亿元防疫抗疫基金要加快拨付,应特事特办,尽量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以发挥及时雨功能;后继也要因应形势变化,适时加码抗疫基金,涵盖更广泛急需支援的人士,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倒闭潮和失业潮冲击社会民生,挺过低潮保住香港经济元气。
受到疫情冲击,香港经济正处于水深火热中,各行各业苦不堪言,多个行业的中小企承受生意断崖式下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员工面对无薪假、减薪,以至裁员的打击。最艰难的乃零售、餐饮、酒店、旅游等服务行业,其中零售销售已连续12个月呈现价量齐跌,市道疲弱情况难以扭转,许多无法支撑的店舖和企业被迫选择结束营业。本港的失业率已恶化至3.7%,创逾9年新高,失业人数逾13万,按月增加约1.2万人,经济学家预估未来数月的失业率会扩大至4%。随疫情全球蔓延,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危机,香港并不乐观,当前要不惜花费任何代价,把疫情控制住,以减少对经济的损害,并做好保障民生的工作。
政府早前推出300亿元的防疫抗疫基金,向受疫情重创,以及受防疫抗疫措施影响的企业和市民提供援助,共涉及24项,包括向零售业资助56亿元,为初创企业宽免租金,向20万低收入家庭发放每户平均5000元,向每名学生津贴3500元等等,预计可惠及逾11万个商户及147万人次。这笔拨款已在立法会获得通过,关键是要能够尽快发出资助。政府应继续加强与业界沟通,协助合资格企业及人士递交申请,简化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发挥应急救急效用,最大程度帮助受疫情严重打击的企业和行业不致倒闭,减少裁员,避免失业情况进一步上升,救民于水火动作要再快一些。
疫情危机一日未结束,对香港经济和就业危害将不断加大,世卫呼吁全球準备打抗疫持久战,显示疫情挑战严峻,本港更应做好一切实质準备,适应疫情发展,升级抗疫援助措施,尽力稳定当前。政府表示,由于多个行业正持续受到冲击,将启动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制订合适方案,再次向立法会申请拨款。面对疫情来势汹汹不见底,当局的确有必要推出新一波纾困救急方案,协助受影响的企业和员工,集中解决民生议题。相关方案须进一步扩大涵盖範围,包括因疫情影响而失业的人士、私家诊所的医护,以及生意同样大幅减少但又不获支援的服务业,如补习中心、美容院、髮型屋等。政府应注入更多资源,推出延迟缴税、减税、提供资金周转、即时财政援助等措施,直接快速救助企业和市民,帮助渡过最困难日子。立法会议员也要急民所急,配合推动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拨款通过,尽快纾解民困。当然,在目前的环境下,业界亦要积极自救,共克时艰。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下一篇::【商报时评】团结抗疫 勿陷一己之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