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以来,市场出现三个重大变化,令全球资金走向出现180度的转变。第一,美国联储局去年底加息后,全球市场大震蕩驱使局方不断释放鸽派信号。3月份的会议上,美联储更意外地把今年加息次数的预期由两次调整为零次。第二,去年12月1日起,中美贸易战开始停战,至今市场对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担忧已显着缓和。第三,中国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推升了市场对中国乃至亚洲经济企稳的预期。因此,资金逐渐从发达市场回流新兴市场,以寻求更高的回报率。3月份港股通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录得净流入,且规模创去年2月以来最大的206.4亿元。4月至今港股通持续录得105.2亿元的净流入。
由于资金回流香港市场,港元流动性保持充裕,伴随港美息差日益扩大,其中一个月美元和港元拆息差距更刷新2008年初以来的高位,达158个基点。这为套利交易(沽港元买美元以赚取利差)提供强劲的诱因。因此,3月份,美元/港元频繁地触及7.8500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最终驱使金管局自去年8月底以来首次出手干预。在短短一个月内,共购入221.3亿港元,以捍卫联汇制度。银行业总结余(衡量银行间流动性的指标)因而收缩29%至543亿元。
有鑒于此,市场开始担忧如果套利交易日趋进取,银行间流动性将进一步收紧,因此提前囤积资金。这加上资金流入港股市场衍生的港元需求,导致港元拆息无视美联储的鸽派信号大幅上涨至去年底以来高位。其中一个月港元拆息更突破2%。随港美息差收窄,套利交易纷纷平仓离场,从而带动美元/港元由7.85大幅下滑至7.8305。
银行结余年底料守住200亿
展望未来,笔者预计港元利率和汇率波动性将持续高企,但无论是上升还是下行,空间皆可能有限。具体而言,全球主要央行的鸽派立场,叠加中国经济企稳象,以及中美贸易谈判的进展,正持续为香港带来资金流入。换言之,香港资金外流风险偏低。这加上银行业总结余站在500亿元上方,以及短期内股市鲜有大型IPO,意味港元流动性可能保持相对充裕。在此情况下,港元拆息上升空间料有限。港美拆息可能维持一定差距,从而鼓励套利交易在未来几个月内回归。因此,金管局再度出手干预的可能性尚不能完全排除。不过,在套利交易者保持谨慎,且股市资金净流入的情况下,任何干预皆可能是温和的。
儘管如此,每次金管局出手,都将使银行业总结余进一步下降。一旦总结余进一步下跌,市场很可能再次出现类似4月份囤积资金的局面。再加上市场即将迎来5至7月派息高峰期,以及6月半年结,港元拆息下行空间料有限。
总括而言,笔者预期银行业总结余将在短期内有序及缓和地下跌,年底可能守住200亿元的水平。美元/港元料继续在7.83至7.85区间内波动。而一个月和三个月港元拆息则可能在1.5%上方震蕩,年内超越同期限美元拆息(约2.5%)的可能性不大。
华侨永亨银行经济师 李若凡


下一篇::强者注资国艺前景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