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开通标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进入新里程。 资料图片
颜安生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2017年的7月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签署了《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标誌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迈出实质一步。
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与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等9个城市,拥有近7000万人口,面积5.6万平方公里,GDP规模约1.3万亿美元,年航空客运流量1.1亿人次。这些指标已经直追甚至比肩纽约、三藩市、东京等成熟的世界大湾区城市群。若按照世界上着名湾区经济的规模、结构、特点来衡量,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已经初步具有了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以及较为发达的国际沟通网络等特点。也就是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级的湾区经济已经雏形初现。
港成大湾区受惠者
按照国家的战略规划,在不久的将来,粤港澳大湾区必将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高端製造中心,技术创新中心、航空海运与高铁互联互通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消费中心。香港作为大湾区的一分子,既是大湾区的贡献者,同时也会是大湾区的受益者,整个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将给香港带来巨大的机遇。2018年9月和10月,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也正式启用,使得香港与内地特别是与整个大湾区的联繫越来越紧密。可以说,广深港高铁香港段与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为香港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奠定了良好基础。
然而香港如何才能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湾区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将会带来哪些重大转变。香港能够发挥什幺作用?扮演什幺角色?又如何能够从中获得哪些商机和市场份额?要弄清楚这些问题,香港必须站在国家宏观的角度去分析和把握大湾区的功能定位及其在整个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将要发挥的重大作用。
须认识大湾区意义
首先,大湾区将要担当中国高质量发展领头羊角色。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用成为根本目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将先行全国,走在前列。
第二,大湾区将成为中国製造业全面转型的典範。在改革开放初期,大湾区各地虽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但那时的产业基础十分薄弱,外来投资也基本是「三来一补」的低端製造业。经过40年发展,大湾区的製造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逐渐从低端产业转型到了中高端领域。然而对于大湾区来说,产业转型升级的成绩还是初步的,湾区製造业必须全面向技术创新型方向迈进,并且按照「中国製造2025」规划,成为国际製造业更上一个新台阶的引领者,让大湾区製造业成为中国高精尖产品的亮丽名片。
第三,大湾区将成为中国消费全面升级领跑者。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然而,近年国际贸易环境不断恶化令到中国的对外贸易步履艰难。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大发展令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国内消费需要日益强劲,尤其大湾区近7000万人的消费能力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如今,大湾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日益强烈,对于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引领中国消费升级的新浪潮,从而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型发挥助推作用。
第四,大湾区要成为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的先行者。从2013年开始,中国进入新一轮全面改革开放阶段,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先声夺人,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号角的鼓舞下,充分依靠市场的力量,走出国门,在全世界範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配置,从而极大拓展大湾区的发展空间,大大增强了湾区企业的发展后劲。今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将全方位与世界经济融合,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市场协作,在为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下一篇::收息续为投资者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