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点城市房价上涨或下跌空间几何?
在多城「限价」背景下,70城房价连涨40多个月之后,个别城市房价开始小幅下跌,但与此同时,全国地价连续5年上涨,2017年平均地价较2015年地价涨幅达75%,各城市造价成本涨幅也不断扩大。在这两方面因素叠加下,房价「硬性成本支撑力」越来越强,房企盈利空间大幅压缩。房价向上的冲动被限价压制,同时下跌的空间也被成本制约,在城市市场行情分化、走势独立的格局下,各城市的走势几何?
房价成本压力呈显着三大梯队
通过对典型城市建筑成本价格与实际房价进行比较,呈现明显三梯队格局。
第一梯队是明显的成本推动型:包括武汉、合肥、天津、瀋阳、南京、杭州等城市,成本佔房价佔比高达七成以上,再加上行销等费用,房企盈利空间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当前多个城市实施「限价」政策,另一方面,当前入市的项目有相当一部分是2016年的地王项目,地价处于历史高位,两方面因素叠加下造价佔比跻于高位,儘管部分项目存在双合同的现象,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成本压力,但总的来看成本压力依然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房价上涨冲动十分强烈。另外,由于盈利空间较小,房企可能会选择放弃或减少这部分城市的市场布局,导致供求关係紧张。
第二梯队是成本相对适中型:包括上海、长沙、大连、太原、成都、南宁、乌鲁木齐、宁波等城市,成本佔房价佔比约佔四成到七成,总的来看房价相对平稳。这些城市的地价和造价大多均处于中低水平,均不十分「出挑」,或存一定的盈利空间。从区域上看,这些城市大多为相对较弱的二线城市。当然也存在一个例外,上海儘管地价成本佔比高达55%,但由于售价相对较高,造价成本佔比被摊薄至12%,最终使得造价与地价成本之和仅佔67%,总体来看成本也是相对适中的。
第三梯队是成本较低的城市:包括石家庄、重庆、昆明、西安、青岛,这些城市多处于房价相对较高的区域,但是地价均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昆明,其楼板价仅1255元/平方米。成本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房企盈利空间较大。
房价决定因素一:地价
就样本城市而言,造价成本差别不是特别大,增长也相对平稳,决定成本的主要因素就地价水平。由此可见,地价水平是推高房价的决定性因素。说到地价,就不得不提到2016年地王年,多城市地价屡屡创新高,地王频出。按照正常的房地产周期,这些土地早就入市,但是受到限价、限购因素的影响,多项目採取观望策略,相继延后入市时间,截至2018年10月,2016年单价地王TOP30项目中尚有24个项目未入市。
但受市场趋冷、资金周转压力的影响,部分项目不得不入市。由于项目拿地楼板价过高,在限价政策影响下,住宅售价受到限定,单价佔到房屋售价的佔比均比较高,以厦门融创东南福项目为例,其楼板价高达37512元/平方米,但其销售价仅48183元/平方米,地价佔比高达78%,加上造价成本,麵粉价格接近麵包价格,成本推动房价上涨的压力十分巨大。
当然,另有一些楼盘尚未开售,但参照周边同等类型项目销售价格,造价与成本之和佔房价的比重也趋于高位,尤其是前期上海、南京、深圳、厦门的部分地王项目楼板价明显高于周边同等项目售价,在当前较为严苛的限价背景下,推盘即意味着「赔本」,所以很多地王项目依旧处于搁置状态。
房价决定因素二:造价
近年来,全国大部分城市房屋建筑造价水平均呈现逐年上涨之势,从我们选取的21个典型城市竣工造价增长变化情况可以看出,2016年一、二线城市造价的中位数值约为3522元/平方米,半数城市造价水平超过这一标準。
基于对近两年水泥、螺纹钢价格涨幅巨大,对各城市2017年和2018年平均造价水平的预测基于过去5年造价複合增长率推算,结果必然仍相对保守。另一方面,新增年轻建筑工人不足,进一步推高建筑行业人工费成本,使得成本总费用增加,以此来看,实际房屋造价涨幅只可能更高,因此未来房价的成本推动压力将会十分显着。
总的来看,由于当前住房地价处于较高水平,成本也在逐步上涨,综合成本的上涨使得房地产企业盈利空间持续变小。我们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低地价、低造价的西安、青岛等城市房价上冲动力不足而向下有空间。
易居(中国)企业集团研究总监 洪圣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