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议论都是带着悲观情绪。他们不相信周期的尾段仍有上行空间。他们不会与联储局作对。他们忧虑在疯狂的政治环境下,市场会萎靡不振。但这些假设是否合理?风险确实正在升温,近期数据可见德国及日本经济出现轻微收缩。但至少迄今为止,货币、财政及政治不利因素都不足以令环球经济陷入衰退。
联储局影响明年或消退
如果市场最大的忧虑集中在联储局,这应该会在明年年初开始消退。利率确实在上升,偿债成本亦在上涨,但美国货币政策真的「落后于形势」的可能性有多大?工资或关税或许会推高某些物价温和上涨,但能源及科技产品价格却正在下跌。
大多数预测的核心通胀徘徊在略高于2%的水平,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即将结束。倘若联储局的「点图」维持不变,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似乎会缓慢地暂时朝明年年底3%的联邦基金利率迈进,但期货市场所消化的利率却较低。
与此同时,欧洲、日本及中国等地均降低了货币宽鬆政策的力度。考虑到长远人口统计状况趋势及新科技发展,通胀似乎不大可能急剧升温。
财政政策不会妨碍经济增长
市场人士主要忧虑的第二个周期性因素为美国联邦预算,现时的预算似乎较过往更难以预测。随新国会组成,许多人议论纷纷,预计预算赤字明年将达到万亿美元,但民主共和两党準备为下一届总统大选筹备,都将难以下定决心加税或削减开支。意味美国企业不应期望会有新一轮减税以提升盈利,但这些公司本来或未将2017年减税的裨益充分转化为今年的企业盈利,因此可能留有储备以支持明年的业绩。更重要的是美国失业率持续偏低,家庭资产负债表强劲,有望为内需稳定带来支持。一个值得留意的主要趋势是生产力提升的前景,该提升应源自企业投资的增加。美国最新公布的投资数据表现疲弱,倘若进一步走软可能损及明年及后的企业盈利。
与此同时,在中国、日本甚至德国等较大的经济体系,环球财政政策普遍带来支持,或许不足以促进环球经济增长加速,但亦不会妨碍经济增长。市场即将面临的阴霾确实存在,仍有可能出现不少令人意外的不利因素,尤其是关係到偿债成本上升及部分新兴市场持续受压。但值得留意的是,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这些风险,环球经济活动正在放缓,但仍然十分强劲。
霸菱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研究总监 Christopher Smart
下一篇::后市还看习特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