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银行需求跌幅收窄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0月22日


跨境银行需求跌幅收窄

跨境银行需求跌幅收窄

中信银行(国际)昨日发布的最新一季信银国际跨境银行需求指数显示,四季度指数录值55.9,比上季度跌0.2,反映内地至香港的跨境银行需求虽继续放缓,但放缓的速度明显减慢。企业需求指数维持不变,录得54.2,个人需求指数下跌0.9至62.9,仍处高位。今日时报记者 郑珊珊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兼研究部总经理廖群表示,9项企业跨境银行需求子指数中,6项较上季度上升。结算及现金管理子指数上升最快,升幅达1.5,至57.2;货币交易、资产管理及财务谘询、贷款、贸易融资与衍生产品子指数温和上升,分别达56.9、56.7、56.4、53.9与53.3;结构性融资子指数维持不变于53.4;债券发行子指数大幅降至51.5。

廖群指出,支持企业跨境银行需求的宏观环境总体有所改善,因为内地经济进一步企稳,人民币明显升值,内地政府对资金流出的控制政策明朗化,企业恢复使用跨境银行服务的信心,促使大部分企业跨境银行需求向上。

金融投资与保险产品指数降幅显着

个人跨境需求方面,6项服务/产品相关的个人需求子指数有4项下降,2项上升。其中,金融投资与保险产品子指数的降幅显着,分别从69.9与66.3降至67.6与63.9;信用卡与货币交易子指数微跌,分别为66.3与63.1。移民及教育服务与按揭及个人贷款子指数则上升,分别达62.1与59.7。

廖群认为,虽然多项个人需求子指数有所回落,但大部分仍居60或以上,反映个人跨境银行需求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金融投资与保险产品需求的明显放缓,一方面与其在前四个季度持续增强后回调有关,另一方面归因于内地当局对于个人资金流出的控制,尤其是要求说明跨境资金用途与禁止投资性跨境保险产品的措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企业与个人法规松紧预期走势异

第四季度企业法规松紧预期子指数在上季度大幅上升后,出现回调,从49回至47,颇出乎预料,反映内地企业对于跨境银行需求相关法规的理解反覆且过于敏感;个人方面,内地监管当局在三季度对于个人资金流出的控制也总体趋松,强调仍然鼓励合法的个人资金流出。

廖群:人民币兑美元年底见6.65元

过去的8个半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持续走高,累升4%至5%。廖群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未来仍会贬值,只是幅度不及去年。往后两年,随着美国加息次数的增加,以及分步推行的缩表政策,美元会继续走强。其他货币,包括人民币在内,都会受到影响,但是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展开,料人民币兑美元年底见6.65元。

此外,对于港股走势,廖群直言港股年底还会有上升的空间,认为港股整体的估值仍不算太高,他会比较留意一些AH股同时上市的股票,相信A股的上升会带动H股上扬,建议可以留意小盘股和科技股。

上一篇:建银国际﹕恒指上闯三万点 吁增持金融电讯股
下一篇:瑞信:港股上行空间不大 关注互联网及濠赌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