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腾讯(700)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简称为腾讯控股。当时,腾讯的招股价为3.7元;上市之后,腾讯股价的表现并不神勇,2004年7月26日,腾讯曾创下历史最低价 3.375元。13年过去,腾讯的股价和市值今非昔比。
腾讯股价劲翻465倍
2014年3月19日腾讯公布2013年度业绩时宣布,董事会建议将公司股本一拆五,每手维持在100股不变,按当日腾讯港股收市价567.5港元计算,拆股后相当于每股113.5元,意味投资者的入场费将由逾5万港元降至1万余元。此建议经股东大会通过于2014年5月15日正式生效。按照股本一拆五之后的价格计算,2017年9月19日的价格为344.2元。若以当初的招股价来计算,2017年9月19日的腾讯股价已经比13年前翻了465倍,绝对是一个财富奇迹。
美国纽约时间2014年9月19日,与腾讯齐名的中国着名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正式登陆美国股市,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向投资者推介的招股价为每股68美元。事实上,阿里巴巴上市交易的第一天便大涨至每股92美元,较招股价上涨35%。阿里巴巴成为美国证券史上规模最大的IPO,上市首日阿里巴巴市值便达到2300亿美元,成为美国证券市场第二大互联网公司。3年过去了,阿里巴巴股价表现如何呢?投资者收益如何?
阿里股价翻近三倍
纽约时间2017年9月18日阿里巴巴在美股的收盘价为179.69美元,较三年前上市时的招股价翻了2.63倍,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总市值也突破了4500亿美元,如果按时下美元对港元的汇率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值突破了35100亿元,超过了2017年9月19日腾讯总市值32694亿元的规模。阿里巴巴和腾讯一个在香港一个在美国,两家中国互联网巨头轮番上演财富故事,看得许多投资者垂涎三尺。
无论腾讯还是阿里巴巴,其之所以能够演绎出如此令人神往的财富故事,完全有赖于中国经济的支撑,或者说,两者的股价折射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图景。自腾讯与阿里巴巴先后上市以来,中国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尤其在资讯科技和通讯基础建设领域,中国不仅弥补了与国外发达国家的短板,甚至在许多方面开始遥遥领先。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无论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沿海还是老少边穷地区,中国人几乎整体进入了信息社会,先进的资讯科技和完备的通讯基础设施为中国13亿人进入信息时代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和保障。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后,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其发展呈现极速扩张态势,业绩表现令人难以置信。
五年后市值可冲破万亿
那些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看好中国的国际投资者只要涉猎了腾讯或者阿里巴巴,都能够从中分享到中国大发展的成果。相反,那些唱衰和看空者,不仅无缘中国机遇,有些做空中国者更是损手烂脚,铩羽而归。据海外媒体报道,着名的大空头、全球最大空头基金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的创始人及掌门人吉姆.查诺斯承认,他因做空阿里巴巴的操作目前看来只能以失败告终,并已收手,在1月份开始止损。据美国研究机构分析,做空阿里的操盘手们,今年以来至少折损了百亿美元。
事实上,无论是腾讯还是阿里巴巴,在中国经济大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大转型的推动之下,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进一步看好,有分析预测,五年以后,腾讯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冲破万亿美元也不稀奇,两者的股价仍然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颜安生)
下一篇::多重利淡挟击 港股借势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