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增加 企业加快扩张 内地商场股看俏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0月02日

居民收入增加 企业加快扩张  内地商场股看俏

今年上半年一众内地龙头商场股交出不错的成绩单。市场普遍认为,内地零售市场表现有望继续走强,带动商场租金企稳,大悦城(207)、华润置地(1109)及龙湖地产(960)在此背景下纷纷加快扩张脚步,最后究竟哪家能够跑出?今日时报记者王理琪

世邦魏理仕最新《全球购物中心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购物中心项目开发呈现整体放缓趋势,惟内地零售项目开发热度不减,在建购物中心总面积3350万平方米,占全球总面积近60%;内地更以575万平方米的全年新建面积再次位居全球之首。

在内地居民收入连年增长、一线城市中产阶层崛起的背景下,中高端商品消费占据了居民生活的重要位置。现时,购物商场已经慢慢适应网购的冲击,一方面因为电商发展业已成熟,在高基数效应下,电商增长将会放缓;另一方面,内地中高端购物商场均向体验式消费转变,加之国际大品牌店近年来的进驻,令消费者愿意走进线下商场。

大悦城、华润万象城、龙湖天街等均是内地家喻户晓的购物中心品牌,从2017年上半年业绩来看,大悦城、华润置地、龙湖地产三家上市公司物业租金方面表现均有不俗增长,较为惹人关注;而三家购物商场在运营方面又各具特色,在内地零售业进入复苏甚至是强劲增长的周期下,或会率先受益。

大悦城:目标客户定位精準

大悦城一直本着持「年轻、时尚、潮流、品位」的品牌内涵,聚焦18至35岁的年轻新兴中产目标客户群的精準定位,令公司这10年间迅速崛起。上半年,大悦城销售同比增长13.3%,人均销售同比增长14.6%,租金同比增长10.7%。

在商业地产方面,公司一直采取自己开发自己经营模式,盈利几乎只有租金,令回报周期十分冗长。不过,大悦城的第一间购物商场「西单大悦城」在第一年就实现盈利,是不多见的,在当年算是一炮而红。

经过十年的成长,大悦城已经成为最迅速转型的商业地产商,那就是变重资产模式为轻资产模式,以轻换快,令大悦城品牌的购物中心迅速扩张。

同时,大悦城的成功利刃就是他的品牌塑造和经营管理团队,这也意味着大悦城具备转型为「轻资产」模式的条件。市场认为,转型为轻资产模式后,除了量的明显增加外,收益模式亦会多元。

华润:租金收入增长强劲

华润在购物中心运营方面是老手,其购物中心品牌万象城更是聚焦一线城市、重点二线城市,定位高端。从上半年业绩来看,旗下购物中心平均租金收入增长达到16.4%。

华润万象城现分布于深圳、杭州、瀋阳、成都、南宁、郑州、重庆、无锡、青岛、合肥、赣州、温州、西安。除万象城外,华润旗下还有五彩城同万象汇购物中心品牌,由以万象城最为出名。在众多购物中心中,租金增长超过20%的达到8个,而成都万象城租金增长更高达31%,这与其品牌调整、品牌塑造有着直接关系。

在租金强劲增长下,华润放出豪言,指将在未来30个月再开21个购物中心,将购物中心数量翻倍。突然间爆发式开店与华润过去几年的暗自部署有关。在过去几年,华润置地通过拿地自建、同企业合作、小股操盘等方式,在全国各地积累了一大批商业物业资源,而这一批项目即将在未来的1年至2年集中亮相。

市场预测,华润置地租金将继续有强劲增长,达到20%亦不无可能,这主要得益于其市场规模与品牌效应,在内地零售复苏周期下,首先受益。

龙湖:上半年租金收入亮眼

在大悦城、华润纷纷加速扩张下,龙湖地产亦于今年中期业绩会扬言,商业部分在2020年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下同)的租金收入目标。观其上半年业绩,其中投资性物业租金收入增长28.8%至11.4亿元,全年的商场租金目标收入25元。尽管这个数字已经很是亮眼,但距离60亿元的目标,是否太过激进?

从商场数量上看,龙湖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设超过40座商场。截至2017年中,龙湖在北京、上海、重庆、成都、杭州、西安等城市累计开设商场数量达到22个,意味着商场总量几近翻番。因此,如果龙湖在租金收入每年保持25%上下增长幅度的话,达成60亿元的目标并非没有可能。

上一篇:众安超购近400倍 料冻资2500亿年度称王
下一篇:缩表加息符预期 恒指紧守28000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