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富豪650万美元送女儿上斯坦福的事件焦点,已经从天量行贿、教育公平,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医疗制度问题。有媒体调查发现,这豪气的650万,很大部分可能正来自于步长製药毛利率达到95%的拳头产品 丹红注射液。然而,这却是一种自诞生以来就争议不断、疗效成疑、不良反应频发的中药注射剂。
上周,内地知名媒体人王志安在微博上列出111种中药注射剂的名单,号召全体网友「珍爱生命,远离中药注射液」,并称如有「任何一款中药注射液能够通过美国FDA临床检验」,他将给这个厂家「650万美元」、「此帖未来10年有效」。差不多同时,证监会在12日晚向步长製药发去询问函,要求说明中药注射剂相关产品的疗效、不良反应或质量问题等;湖南省则在同日发文,禁止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液。
回顾近年中药注射剂相关新闻可以发现,自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连续发生多例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案例曝光之后,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案例就一直没有停止,从刺五加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到去年被叫停的红花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几乎所有的中药注射液都发生过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案例。2017年的官方数据显示,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中,静脉注射给药佔到84.1%。无论是事实还是数据,都足以证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风险和问题。
不西不中的「怪胎」
事实上,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于中药注射剂这个「中西结合」的产物都不乏质疑之声,地位尴尬。西医认为,成分不明、有效性不明、副作用不明、充满大分子颗粒、缺乏临床试验的中药注射剂,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临床;而在强调阴阳五行、因人施药的传统中医眼中,以注射这种西医的施药方式使用中药,更是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医的基本理论。披着表面「现代化」外衣的中药注射液,其实从根子上却是一个不西不中的「怪胎」。因此,对于中药注射液的质疑,并不像某些网友所说的那样是「否定中医」、「鼓吹西医」,而恰恰是希望两者能够更好的医疗体系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让其更好的为人类的健康做贡献。
然而,在医保资金吃紧、基层医疗压力增加的情况下,价格低、易使用、知名度高的中药注射剂仍在基层医疗机构有广阔市场,亦受到不少基层民众欢迎。因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问题,并非简单的是否有效、是否有不良反应的问题,而是牵涉到从药品研发、药物流通、药品监管、医保体系、医院和医生收入乃至民众用药偏好等纷繁複杂且环环相扣的因素,恐非短期能够解决。对于弊端丛生的内地医疗体系来说,中药注射剂的问题,或许正是其体制性问题的一个缩影。
文 | 流深


下一篇::王金平炮火为谁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