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打架 民众受伤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27日


「西安奔驰车女车主坐引擎盖维权事件」余波未平,一起「奔驰车架号被纂改」的新闻,再度将奔驰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长沙唐女士2011年花费40余万购买的一辆奔驰轿车,6年后首次车检时竟发现,车架号存在被纂改,导致其车辆过不了年检并被当地交警部门扣押。而这只是唐女士身心俱疲的开始。

正当权益应得到维护

一辆车架号经过修改的新车,当初为何能上牌?身为执法单位的长沙市交警支队车管所回应称,原因在厂家,其当年为唐女士新车办理上牌行为合法合规。既然是合法合规上牌,就代表车架号遭涂抹所带来的影响不影响车辆正常实用。但同为一个执法单位的交警,又为何扣车?

而且,车管所让一台车架号有修改痕迹的汽车通过了原始的注册登记,而车辆又无法通过其后的年检,是否属于违法?而在整个事件的发酵过程中,车管所并没有为其所犯下的错误担责。因为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车辆管理部门发现车辆车架号被修改,应当依法责令恢复原状,而非同意登记。而篡改价值40多万元奔驰车车架号,使其上不了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也不予理赔,这无疑直接给消费者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说,车管所当初的同意登记,是造成往后问题堆积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应该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

同样,既然原因在厂家,作为司法部门,民众遭遇购物纠纷求援的法院,却没有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反而撤销一审判决「退一赔三」,二审仅改判4S店赔5万元,没有追究其他涉事主体的责任,更没有帮唐女士解除后顾之忧,是产生后续纠纷的关键因素。

法文规定,车架号被擅自修改的机动车是「黑户」,不享有合法的道路通行权,一旦被公安机关交警部门查处,相关人员将直接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当年为唐女士奔驰车办理上牌手续时,该车管所发现该车架号存在修改的痕迹,但同一辆车,同一个车管所,上牌时正常通过,为何8年后去年检却因此被扣车?车管所宣称,「应该是厂家出厂时就是这样,我们排除了盗抢车、事故车等情况,证明没有什幺问题,就办理了注册登记。」呵呵,这种管理不严谨,执法不规範,是导致这次纠纷的直接原因。

令人哭笑不得还有,长沙中院认为,车架识别码编号显示部分字元有冗余笔画的问题或类似问题,不危及车辆安全性能、主要功能和基本用途。车辆隔年再年检时,却遭同属执法部门的交警以有「擅自改号改变车辆识别代号」的违法行为为由将唐女士车辆暂扣。

合理判决才有利行业发展

都是执法部门,执法理据理应一致,但交警执法不遵循法院判决,最终让民众买了单。如此不同调,不仅有损司法威信,更让民众无所适从,无处可伸冤。往更深的层面来说,对经销售的处罚行为过轻,不利于往后出现类似事件消费者的维权,也无助于解决经销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销商和生产商之间的众多问题。

另外,执法部门需要进一步追问,这辆篡改车架号的奔驰车究竟从何而来,其来源是否合法,是出过交通事故的车辆,还是走私车、盗抢车,公安机关必须调查清楚,依法处理。因为一般说来,篡改车架号的车辆基本上来路不明,背后极有可能存在犯罪活动。可以说,4S店篡改车架号的行为如果不予以严惩,不提高这种行为的违法犯罪成本,很有可能助长和纵容汽车4S店篡改车架号、发动机号等行为,届时将后患无穷。

其实,事情并不複杂,事实都很清楚,事件变成罗生门,凸显司法体制还是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出现纠纷,发现行业性弊端时,执法机关不仅要化解纠纷,更要以此为线索,揭开行业黑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可惜的是,唐女士的遭遇,未能得到执法部门最好的帮助。

豪士

司法打架 民众受伤
司法打架 民众受伤
上一篇:房价白菜论是安慰剂
下一篇:中药注射剂怎幺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