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减排不能让穷人买单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5月08日


近日,网上流传国家发改委拟放宽汽车限购政策,且要求取消无车家庭购车的限制。消息一经传播,为何立刻引发舆论热议,只因为触发了穷人的痛点。

不能否认,治堵减排,这一汽车限购政策的动机确是高大上的,但其推行的手段,却是典型的强盗逻辑。因为,致堵的车是谁的车,这个问题,非常地关键。

挖穷补富是痛点

按邓公的指示,人人都想「先富起来」,追求小康富裕家庭的标準是什幺?通俗地说,就是有房有车。可以说,曾经先买车的一族,也就算作是内地「先富起来」的阶层。由此推理出,城市已产生的拥堵,就是先富阶层先买的车,首先造成的。

但俺是穷人,俺是无车家庭,已经造成的拥堵,自然跟我无关。那穷人,有没有后富起来的权利,当然有啦。且慢,在汽车开始普及的年代,穷人好不容易也算「富」起来了,买得起车了,悠然发现,限购等你很久了。摇啦摇,摇到外婆桥,千分之一左右的概率,多少无车族N年也没摇上一个牌号。实际上等于变相剥夺了「后富」的穷人的购车权,那杠精们会说,不 是可以交上十万六万的大洋,就可以随便竞价购号吗?那为什幺已经造成拥堵的先富人群,反而一分不掏呢?

所以,从「后富」的穷人的视角来看,先富人群的车造成的拥堵,让无车的想买车的「后富」穷人埋单。无异于挖穷人的肉,补富人的疮。这不是强盗逻辑,那又是什幺逻辑?汽车限购的简单粗暴。穷人一脸无辜的样子,似乎再一次验证了强权即真理?

机会均等是底线

想起地球村裏有关温室气体闹减排的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在数百年期间通过毫无限制地排放温室气体取得了巨大发展,过上了发达的富日子。而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工业化仅数十年的历史,发达国的历史排放总量远远高于发展国,却反而企图要求发展国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这也是一种强盗逻辑,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的蔑视,所有的发展国都非常生气。

城市的治堵,假设类比于世界的减排,那幺穷人的购车权,就相当于穷国的发展权。发展面前国国平等,同样道理,购车面前人人平等,无车家庭购车,为什幺反而要比已经製造城市拥堵N年的有车先富族,承担更多的责任?

如果说现行对于无车家庭的汽车限购政策是对的,也就相当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所要求平等发展权的立场都是错的。城市治堵减排,绝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平等购车权为前提。相形之下,住房限购政策就要人性化得多,不论贫富,不论买得起,还是买不起,每个家庭都可以一套或二套的购房权。

阿Q曾说,和尚摸得,我为啥摸不得?其实,每一项政策的出台,平民阶层首先最在意的是公平获得感。所以,未来若放开无车家庭购车权,其促进和谐的社会意义,要远大于其促进消费的经济意义。人人都享有平等的购车权,比如香港的汽车市场,人人都买得起,但不一定人人都用得起。提高所有人的汽车使用成本,而不是提高穷人的汽车购车成本,才是治堵减排的长效机制之一。路人甲

治堵减排不能让穷人买单
治堵减排不能让穷人买单
上一篇:亚马逊留下什幺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