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升级也得讲技术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3月17日


路人甲

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宅项目规範(徵求意见稿)》中提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此规关係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引发舆论热议。

新规,直指目前楼市交易痛点。开发商常有「偷面积」的不正当行为,比如就有少数开发商把地下室、车库、警卫室、管理用房等都计入公摊面积中,购房者很难察觉。买100平米,只有70平,而物业等缴费还得按100平米的标準来。

楼市新规消除痛点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新规如落地,能有效地减少房地产交易的纠纷,进一步规範房地产市场。

跟之前所谓「取消预售制」一样,即使只是一个徵求稿,之所以每次都会成为一个重大公共话题,引发争论。是因为公众很容易联想是否能降低楼价,或者焦虑会否引发楼价上涨。这样的现象,说明了什幺?说明从1998年内地启动房改以来,不论政府、开发商,还是中介、专业评估机构,特别是近14亿居民,全国全社会的兴奋点,都一直聚焦在了楼价上。而从来没有人真正关心过房地产的技术进步。这或许是房地产战略的最严重误区。

汽车,已经从汽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升级,未来还会向氢能源汽车挺进;绿皮车,已经迈向高铁;从模拟到1G,再到即将全面启动的5G,通讯技术升级不断加速。只有房子还是那个房子,除了越建越高外,居住舒适度不断降低,使用成本不断增高。为什幺房地产跟高新技术无缘?国家所列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没有一个是明确指向房地产的。有一种观点很流行,高楼价误国,房地产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的振兴是依靠房地产的。

技术创新更有未来

也许正是这种惯性思维,国家级的高新技术战略的研发重点仿佛与房地产产品隔离绝缘了。其实,正好相反,房地产才是高新技术大有可为的用武之地之一,以一个外行人,都可以随便想出几个例子。

比如,夏季夜晚的时候,为什幺室外气温已经很凉爽了,但室内依然很热,必须开冷气机降温?这是因为建筑的墙体,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吸热,夜晚再放热。假如国家级科研项目组织攻关,发明一种吸热大幅低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外墙环保新材料,白天基本不吸热,夜晚也就不放热。或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发明专门用于外墙的新物种,製作出全新的立体绿色生物外墙,那全国的冷气机耗电的节约总量、总值将是惊人的天价,那些深受夏季高峰停电而停工的工厂,也会间接受益,直接提升GDP。

如果说,发明新材料,还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那幺还有一个不需要任何发明,就可以提高居民现有水资源利用效率50%左右的金点子。

估测一下,每天居家用水中,全家每人每天上厕所6次左右,也就是冲马桶的用水量,接近总量一半。 另一半的用水量,主要是洗衣机、沖凉、厨房洗菜等。其实,开发商在建筑结构设计上稍加改变,每家都把现有洗手间地面向下降低马桶的高度,再把厨卫的外墙设计为一个兼容的共享水箱,好处是不减少室内使用空间的同时,收集洗衣机、厨房等排水,不需要使用任何动力,利用自然落差向马桶水箱供水。有人曾估测过,全国马桶每天的沖水量是多少个西湖,如果全部二次利用,这N个西湖水的经济价值将是天量,更何况这对于严重缺乏水资源的中国,意义非同凡响,所有这一切,只是需要推出一个新的洗手间建筑结构。

这还只是一个外行对于住房新产品所做的科学猜想。假如全国的开发商、科研机构都打破惯性思维,转而聚焦于房地产的高新技术,那节能、绿色、智能建筑,或将陆续有来。

内地楼市,需要以套内建筑面积售卖这样的新制度,更需要节能、智能这样的高技术创新,「误」的不是高楼价,而是低技术。据专家的分类标準,人类的住宅,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国人应该集中智慧,创造出智能建筑系列的「第五代住宅」新品,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贡献,而不能老是在楼价上打转。

楼市升级也得讲技术
楼市升级也得讲技术
上一篇:「家政无忧」可期
下一篇:「一中」不是文字游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