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童
从指数的跌幅来看,2018年的A股是悲惨的。但是,从A股IPO来看,它又是幸福的,因为无一破发,而且较发行价,均录得两成到五成的涨幅,继续延续?全球最牛IPO的路数。
与之相邻的港股,以募资总额约2800亿港元,成为全球IPO市场的第一,募资额领先第二位纽交所74亿美元。但是据不完全统计,这些IPO中有七成以上跌破了发行价。就连在内地受追捧的新经济股,在香港IPO之后,仍难逃跌运。以小米和美团为例,作为两家2018港股IPO的「巨无霸」,上市后双双破发,2018年跌幅分别为22.98%、39.37%。而平安好医生、歌礼製药、百济神州等一众有名气的新经济股亦加入破发阵营。
市场供求所致
比A股发行定价要低,同时又是受欢迎的新经济股,为何在香港就卖不出好价钱,在A股却获得不俗回报。这不得不引人深思,讨教了数位会计师和证券分析师,他们倒是见怪不怪,称这与股票价值无关,而是与市场的供需有关。
那幺,去年与IPO供需最相关的就是,受经济下行、市场波动和持续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2018年A股IPO的数量较2017年大幅回落,几近减半。股票供应少了,基金还发个不停,受追捧也是很自然的事。
还有A股与港股IPO市场的强烈反差,相当部分也来源于监管层的态度不同。儘管2018年初A股监管层曾明确表示会降低新经济股上市门槛,但全年下来,不但没有放鬆还收紧了, A股2018年IPO过会率仅55.78%,创历史新低。而港股则如期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非盈利生物医药公司以及将香港作为第二上市地的公司来港上市。如此以来,小米、美团、海底捞等一众内地独角兽相继赴港上市。
越来越多的内地新经济股青睐赴港上市,而且内地监管趋严亦在促成更多内地新经济股赴港上市。如此热度,难怪罗兵咸的会计师被问及,未来内地科创板上市会否冲击到香港,其很乐观地表示影响有限。君不见,在港交所排队等待上市的内地公司还有200多家,A股中排队上市的风气也传染到了港股。
而就此笔者以为,香港无惧内地科创板来袭,是因为由于市场低迷,内地在IPO发行改革上会持谨慎态度,儘管其言注册制将与科创板同时落地,但有理由相信,有可能于明年上半年推出的科创板,不会大幅降低上市门槛。而且即便调低门槛,由于是试点,也不会大範围推广,影响有限。如此以来,在发行的宽鬆度上香港股市的优势依旧,未来香港依然是内地新经济股最有力的争夺者、IPO最有利的上市地。


下一篇::寻找国民党的后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