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要坚定勿随风而动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01月09日

路人甲

菏泽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近日一下子成为了整个中国聚焦的中心。只是因为发文取消了「本地居民2年限售,非本地居民3年限售」的规定,这被业界解读为楼市打响了反向调控的第一枪。听到枪声的全国开发商和其他地方官,比亲自开枪的人还要紧张兴奋。

楼市出现「政策底」?

不过,这第一枪是否还会有后续变化,仍是一个未知数。相反近日的广州也取消了公寓限购令;深圳的银行全面放宽首套房货利率;珠海、杭州等城也出现鬆绑的迹象。

回顾这轮调控的历史,截至目前,今年全国房地产各种调控政策多达444次,刷新历史调控纪录,同比涨幅高达75%。2018年也成为历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密集的年份。但11月以来楼市政策明显减少,只有苏州、承德两地针对限购政策有所升级。其他城市基本无收紧约束性的调控政策发布。大部分调控都是重申之前的政策,针对房地产调控内容基本以落实为主。

如果菏泽政策得到官方默认,那幺后续效倣的城市将会增多。在全国有90多个不同级别的城市执行了限售政策,山东省内包括青岛、济南、威海、聊城、滨州、德州、东营、菏泽8个城市有限售政策,除了青岛、济南外,其他城市都与菏泽级别相当,市场状况也接近。全国起码有30个城市以上有取消限售的可能性。

所以,菏泽的取消限售首先落地,标誌着本轮楼市调控全面见底,未来多个城市的很多微调宽鬆政策密集出现,也将是必然,只是时间早迟而已。楼市趋势已变。

上车该出手就出手

与紧张兴奋交织的开发商相比,刚需族对于反向调控的启动似乎充满了失望,原本等着调控使高楼价大降的企盼上车族,甚至会愤怒。

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有一个真理,个人不可能改变大势,而只能适应大势。也就是说,埋怨市场与调控是徒劳的,不是调控有问题,而是个人购房观有问题,必须修正自己的购房观来适应市场。

曾在万科任职高管的毛大庆说过:「躺在房地产上的国家没前途」,这个说法一时获得讚誉无数。此类声音颇有市场,也一直颇为流行。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对于宏观经济转型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是一旦越过了边界,真理就变成了谬误,如果把这一真理应用于个人,或者说个人信奉这一理念,从而轻视房地产,那幺信奉者则走到了资产的对立面,从此与财富无缘。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宏观来看房地产,就会发现,人类所有的重大战争,哪怕表面的理由是其它,但根本原因都是关于土地的争夺。无数次的国家战争、民族战争和农民战争,实际上都是为了争夺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与生活双重资料,无数的生命不惜为此而牺牲,以此换来对土地的所有权。

生命可以不要、土地不能不要,人类可以做空、地球不能做空。人类摆脱不了地球的有限,只不过这一点要让很多人理解与接受非常困难。无论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人类是摆脱不了地球的。理解了这一点,作为大前提,才能正确理解房地产。

总而言之,正是由于人类对于土地的终极争夺,也就因此决定了土地是人类永恆的财富需求。

中国的进步恰恰是从重视房地产开始,与其说40年改革开放让中国进入发展快车道,不如说是土地改革,即土地资本化推动中国大踏步前进。

而在中国土地是国有的和集体所有的,个人无法自由买卖,而能买的商品房实际上就是变相拥有土地,更是个人积累财富的首选。重视房地产的人财富积累得快,轻视房地产的人财富积累慢,持有不重视房地产态度的人,无论是谁、无论多有本领、无论是多有地位,都是反财富的,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教育。

佛教裏有种醒悟叫:棒喝。所以这次反向调控的第一枪,也是再一次的棒喝,所有等待楼价暴跌的刚需族,不能再在同一坑裏跌倒无数次。买房不要受反反覆覆的调控所干扰,不要跟随调控起舞,更不要指望抄到楼市的大底。管他正调控反调控,管他第几枪,不抱怨,不等待,买得起的时候就买。

上一篇:隆冬考验民企品质
下一篇:大湾区人才流动期待无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