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能只是禁酒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12月09日


上周,有报道称,西安翻译学院将禁止学生在校内外饮酒,平时还将派专门人员在校门口检查学生是否喝酒。对此,有不少网友指责学校管得太宽,也有学生认同学校是「为我们好」,支持禁酒。

平心而论,作为已经进入大学、年满18岁的成年人,大学生对于是否喝酒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控制力。事实上,对于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和相对单调的大学生活来说,无论是同学聚会联络感情,还是一起看球观赛,酒精总是必不可少的助兴剂,亦能为大学生活增添不少色彩。简单的禁止,相信既难以获得理解,亦无法达到效果。正常来说,学校的责任只需对饮酒行为进行一定的引导即可。

但真实的世界总比我们理解的複杂。正如有网友指出的,因为西安翻译学院的位置较为偏僻,环境複杂,学生在校外饮酒非常容易遭遇危险。再加上, 西安翻译学院本身就是一间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民办大学,推出类似的管理方式亦符合其一直以来的风格。而一旦学生因饮酒发生危险,学校往往要承担连带的监管责任,作为一所没有官方背景的民办大学,西安翻译学院提前规避风险的管理亦是可以理解。

尤其应当考虑的是,在北方许多饮酒文化盛行的地方,学生是否饮酒、是否喝醉,常常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一方面,在一些的特定的饮酒文化之下,是否喝酒,是否豪饮时常被视作社交的基本规则,甚至与个人品格挂钩。在这种畸形文化的绑架之下,即使不少学生不想饮酒,却也常常因为社会关係的压力而不得不饮。禁酒令的出台,相信会从客观上保护这一部分学生。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来说,一刀切式的禁酒都肯定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滋生酒类黑市等灰色地带,对学校的管理提出更多的挑战。对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如此「家长式」的管理规定,亦无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融入社会。但也必须看到,在一些特定地方,畸形的酒桌文化常常也会给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难以挽回的后果。对于高校来说,一纸「禁酒令」或许是最为方便的管理方式;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则需要全社会一起来提倡健康饮酒,清理不健康酒桌文化的恶劣影响。所以说,高校的禁酒令,目的不能仅是禁酒,而更是要让学生了解,如何饮酒才是健康和值得提倡的。

上一篇:请为财富阶层「招魂」
下一篇:资本没有诗和远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