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想不到,像住房空置税这样曾经多年的冷饭,最近又炒热。起因是日前住建部前官员再度建议开徵空置税。
中国楼市有无数个谜题,最大的谜题当属住房空置率,不断有人做出解谜的努力。
4年前,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中国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2014报告》称,2013年中国城镇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达到22.4%,城镇空置房为4898万套。该数据一经公布,引发当时内地空置税的热议,当然最后无疾而终,为何4年时间的冷却后,能够再度热起来?
楼市调控的真佛
曾经万千无房族,翘首企盼房地产税,寄希望于对持有多套房者徵税,从而打压楼价。现在房地产税进入立法规划,出台时间迟早而已,而内地楼市预期似乎并没有受此「重大利空」影响。
其一,投资多套房的房东可以轻易地转嫁房地产税,新增税负最终由租客的埋单;其二,假如转嫁不了,会出现什幺后果?也就是说,持有多套房不利,房东就会按设想的那样卖掉多余的房,于是多套房者不断减少,直至被「消灭」,设想剩下的人们都将只有一套自住房,然不论房价贵贱,但又不可能所有人都能买得起房,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市场。那幺后果就是市场上必然无商品私房可租,那幺总租金就必然翻番地直线上升。楼价跌一半,银行就疯了,房租翻一番,租客就疯了。高房租又反过来传导高楼价,那幺谁还能认为房地产税可降楼价呢?
且不说在土地卖完以后,土地财政无以为继,必然转向房产财政,最终必然是所有的存量住房,也就是说不论一套还是多套,都要徵收房地产税。所以欢呼房地产税的人,最终都会空欢喜一场,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与之相比,空置税可以精準地引导和压迫空置房,流向租赁市场。以北京为首的一线城市,今年房租暴涨,而据辞去我爱我家副总的胡先生前不久爆出猛料,北京至少有90万套房屋闲置,空置率或达到20%左右。试想,这90万套住房在空置税的驱动下,投入租赁市场,必然平抑或大幅降低市场租金,再经此传导给楼价。
空置税是增加住房供应,房地产税是减少住房供应,两相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空置税实际上才是一尊调控楼市的真佛,也是楼价的必杀武器。比如法国,房子空置超过1年就需缴纳楼价的10%,第二年要缴12.5%,第三年15%。从此,法国楼价被驯服。在真佛面前,包括高楼价之魔在内的所有妖魔鬼怪都会现出原形,也难怪众网友要热情膜拜。
但空置税虽为真佛,却一直只存于学者和各类智库的口水战中,从2006年最早见诸报章,从来都没有被纳入官方正式的决策议程。为何真佛却不受待见呢?
利益集团的奶酪
而且从经济逻辑上来看,还会更加郁闷。政府抓土地闲置,可是动真格的。两年内或者规定的时间内不开发,就要处以重罚或收回土地,以免资源闲置。土地是麵粉,房子是麵包,当麵粉浪费的时候要被处罚,但是当麵粉做成麵包以后,浪费一点就没有关係了。
有一种观点为此辩解,因为技术上空置房难以界定。荷兰推行空置税已有半个多世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都有实施空置税。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了,50年前荷兰人能做的,现在中国还做不了?所以技术派是可笑的。
其实,空置房成了内地阶级划分的标準,能够拥有多套空置房,不在乎那点租金者,非富即贵。中国住房空置率接近20%的估算,也就印证了社会财富掌握在20%少数人手裏的,所谓财富规律。房地产税最终的落脚点是穷人税,而空置税从开始就是精準的富人税。一旦开徵空置税,其影响无异于对于富豪权贵的一场地震。
富人进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但要想动富贵阶层的既得奶酪,做到房住不空,难度也不亚于骆驼穿过针眼,故最有效的制度就是最无用的制度,空置税立法未来会提上日程幺?不必奢望,洗洗睡吧。
文 | 路人甲
下一篇::国进民退又被抛到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