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穷人」如何减轻被宰之痛?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8年03月18日


最懂俺的人,伤俺最深。这不是文艺青年的浪漫煽情,而是上帝对大数据新技术的血泪控诉。

新技术的新黑箱

最近,微博网友「廖师傅廖师傅」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他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

上述微博发出后,瞬间转发破万,网友们纷纷吐槽各自被宰经历。同一航班、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是因为账号人不同,价格就相差了20块。

「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我的消费比较高,我老公消费比较低,开通不限流量服务的时候,他只要开通88元的套餐就可以,我必须得开通138元的套餐。」

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各种新技术扑面而来,当俺们还在为新技术浪潮而拍手欢呼的时候,突然就被新技术反过来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于是,捂着红肿的腮帮子,俺们郁闷至极了。

个人隐私就算瞒过了枕边人,也瞒不过互联网公司。这还不算,关键是俺们在大数据面前是透明人,但却对大数据和掌控大数据者一无所知,俺们是在黑箱之中,这加剧了商家与上帝的不平等。于是,你终于发现,大数据时代,除财富分配不平等之外,新的不平等又产生了,陷入信息权的不平等,俺们就是任人宰割的信息羔羊。在大数据的裹挟下,俺们正在进入被操控的「黑箱社会」。

所谓的互联网系列新技术创造了便捷、阳光、透明,但也创造了新的黑箱,这就是技术再新也逃不过再老的辩证法?

监管空白,亟待补锅

没有武德之人,武艺越是高强,越是对社会破坏力越大;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越是先进,被无道无德的组织或者公司率先掌握,就越是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这就是新技术的双刃剑,信息穷人如何减弱被宰割的痛苦?

江湖上收徒的道德决定论,已经不吃香了,道德连庶羞布的用场都派不上了。而胳膊又扭不过大腿,谁也无法与时代大潮对抗。那幺剩下的唯一出路,只是如何补锅了,毕竟大数据掌握在谁的手中,谁就可以为所欲为,这种没人监管的局面太可怕了。与这种天量的数据相匹配的是,俺们亟待找到一套新机制或方法,来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的法律约束与行政监管。

毕竟大数据,是技术的结果,然而人类不应该以技术作为最终的目标,技术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人们有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是陷入新的不公,虽然谁都不想拿公平说事。

上一篇:减负要动真格?
下一篇:大陆送礼老美埋雷新写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