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快播创始人王欣出狱的消息在朋友圈刷了屏。

无论大家曾经如何评价他的快播,如何评价他的入狱,此次舆论对王欣出狱的态度却几乎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几乎所有人都期待出狱后的王欣可以重新再干一番事业。
快播难重现辉煌
如此英雄回顾式的隆重欢迎,仿佛王欣是一位可以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顶级互联网产品经理。但坦白说,这种期待多多少少有些过誉甚至是捧杀 并不是说王欣做不出新产品,不值得期待,也不是说他没有东山再起的能力。而是说,只做出过一款快播,但失败经验也不少的王欣,如今所承载的巨大期望,其实与他的成功经验并不相符。而从各个层面的报道来看,王欣也更像是一个有研发天赋的「技术宅」,而非一个可以对产品的经营环境做出敏锐反应和判断的产品经理。
事实上,即使在产品的顶峰时期,王欣的快播与QQ、微信、百度、支付宝等国民级的产品相比,用户数仍是有不少距离。即使没有曾经轰动一时的举报快播事件,在如今互联网视频领域三足鼎立、版权费用水涨船高、原创内容投入巨大的大环境之下,先天在资本和技术储备上处于劣势的快播,是否仍能保持当年的辉煌,仍是疑问。
换个角度来看,若不是王欣被捕,快播遭重罚,网络视频侵权肆虐遭到遏制,恐怕很难有后来多家互联网巨头对内容制作投入巨资,网络视频市场亦很难出现难得的繁荣。王欣被捕的2014年,也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网剧元年」,此后两年更是在剧集数和投资水平上出现井喷,谁能说这仅仅是个巧合?
更多的是用户情怀
只能说,对王欣的万众期待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一方面,快播倒下之后,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三大巨头在资本的加持下,在视频行业的垄断态势越发明显。一度在视频上小有成就的乐视在资金链断裂之后,也迅速在视频行业掉队。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在盈利压力之下,各大视频平台纷纷走上的会员化、收费化、盈利化的道路。这样方式在推动内地互联网视频繁荣的同时,也着实得罪了一部分以草根自居的用户。在此方面,曾经以高技术水平,单枪匹马打破大资本垄断的快播,无疑在网民中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这也是为何在欢迎王欣归来的热潮之中,同步而来的则是对「乐视还钱」的嘲弄 同样作为失败者,曾与资本同谋又被资本抛弃的乐视,与快播有着截然不同的道德形象。
往更深里看,这折射出的是不少中国网民对曾经互联网光景的恋旧式怀念。在过往那个缺乏制度和法律约束的环境下,不仅网民拥有极高的信息自由度,各类创业者也能依靠某一方面的技术优势换来市场与认可。而在今天,日益垄断化和寡头化的中国互联网圈,如快播一样单枪匹马闯出一片天地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互联网技术的无形天花板,AI、区块链、短视频、虚拟现实等众说纷纭的技术前景亦是众说纷纭,缺乏定论。此时王欣的出狱,与其说是英雄回归,倒不如说是应运而生的偶像,适时的填补了互联网圈的信仰危机,并被一群庸众乞求带领他们的未来前路。至于王欣究竟是不是作为偶像的最合适人选,相信大家已经顾不了这幺多了。
下一篇::山东意识到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