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宝提前预告即将发布个人年度账单那一刻起,不详预感油然而生,当时主要是担心怕被自己的数字吓晕过去,为此还特别做足了心理建设。一觉醒来,潮、远行、旺、颜值正义、懂得 刷爆微信朋友圈,一脸茫然,腾讯被阿里拿下?
果不其然,一夜之间猪肚就被反转,支付宝年度账单协议授权拿放大镜看都会错过,用户被打勾了。
恩爱秀错了地方
信息保护容后再讲,先聊聊这对打不开结的冤家。首次打开2017年个人账单的确有看到一行白色小字,只不过在唯美做旧的画面之下,拇指轻轻一划就被带过,有意侵权的话,白字其实还可以换成透明体,阿里有错没错,肯定有错,但是这错将指尖滑动的那份诗情画意、那刻陶醉追忆统统抹去,多少有点冤枉。不妨试想,将《清明上河图》硬生生放进了大英博物馆,除了格格不入还带「入侵」耻辱。由此判断,支付宝从一开始就错了,错在堂而皇之「攻陷」了朋友圈,微信不可能也接受不了这样上门来战的挑衅,愤然反击那是必然的。当然了,事件后续发展演变也没有证据证明腾讯就是幕后之手,这些分析推断全凭合理猜测。再补一刀,大家别忘了互联网大会的乌镇饭局,那一连串的局,谁去了谁的局,谁又没去谁的局。这就是江湖。
失误,抹杀了支付宝为过去一年原本打算用心营造的那一份朦胧的悸动、淡淡的回忆、幽幽的叙述,还有不大科学靠谱的年度关键词,惋惜之余敲打也是必须的。说到协议字大字小、清晰模糊,其实只要频繁使用智能手机的现代人,一天下来,新下载APP一堆允许+协议,加个公众号同样一轮通过+同意,买张高铁票也得过三关,更不要说购买理财产品,那绝对就是斩六将。抚心自问,即便点开了那一页页密密麻麻白底黑字,多少人会从头看到脚,又有多少人能仔细思考理解个中意思,最后上升延伸至法律保护层面的估计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说,支付宝顶多就是伤害了凤毛麟角,只不过任何人事物细思则极恐,尊重是基本底线,尤其是对于一家负责任的企业而言。一路走来,本以为阿里巴巴特别能够理解诚信路上的艰辛,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今日羽毛,没想到还是马失前蹄。
协议陷阱无处不在
事实证明,阿里也不过是在抄袭。蒐集整理,携程、去哪儿也都在做默默打勾的这件事,而且旷日持久,都勾了些什幺保险,不难回忆,买机票买车票订酒店,各种各样保险在列,意外险、取消险等等,要想不买还真不容易,因为找半天才能找到取消路径。
支付宝认错倒是挺快,四个字「愚蠢至极」,可惜已经换不回诚信二字。BAT,中国最大互联网巨头确有店大欺客之嫌。百度魏则西不说了,生命换来纠错;不久前有企业家公开说马化腾天天在看他的微信,因为可以看,而且随便看;支付宝想当然的坠入蒙骗逼迫协议,一年的情怀、来年的希望,蕩然无存。
新华社评固然是说要立法跟上,但是每时每刻已经离不开智能手机的人们,仿佛就是砧板上的肉,如何逃过一次又一次的陷阱,想想眼镜度数要够、脑白金要补、大拇指关节还得灵活。
下一篇::共有产权住房理应扩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