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灵童
上海外环9折楼盘不鲜见,统计显示,上海、北京部分区域二手房成交价格环比跌幅达10%以上。不降价就卖不掉,是目前北京和上海二手房市场的普遍现象。伴随议价空间的拉大,成交量也明显呈萎缩之状。
经济中心南移带动
但成交低迷并非一线城市的普遍现状,深圳11月各区二手成交皆大幅上升,其中罗湖增幅高达44.2%;盐田也上升31.8%。与深圳二手房成交热闹几乎同步的是,广州楼市也在11月走出了量增价稳的走势,甚至创下了今年广州一手住宅网签量月度第二的位置。
一南一北的内地一线城市,在二手房成交上却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这多少给人有反常的感觉。为什幺会出现这种状况?有人将原因归结为,北京是目前中国楼市中调控最严格的城市,雄安新区也分流了北京部分职能,房价下行不值得奇怪。而广州在一线城市中,是上一轮楼市大涨启动最晚的,2016年,当京沪楼市轮番大涨的情况下,广州楼市却显得异常的理性、平稳,慢了好几拍,因此被视为一线城市的价格洼地,有一定价格优势的广州,今年来也是一线城市中表现最抢眼的。
对于这样的分析,笔者以为只是在就事论事,而没有看到一些趋势性的变化。普华永道每年都会出《机遇之城》中国区报告,回顾近几年的报告发现,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南移,北方的机遇之城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明显不济南方。人才随机遇而走,当南方的机遇明显多过北方的时候,那幺人才就会更多流向南方。深圳之所以11月二手房成交旺盛,相当程度上是与人才需求相呼应的,每到冬季北方雾霾盛行的时候,北方的一些研发团队蜂拥南下,到深圳安营扎寨,成为中国人才一种候鸟式迁移的真实写照。
粤港澳大湾区影响广
经济重心南移,再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由概念不断变化现实,今年两会,大湾区首次写入总理工作报告。7月,习近平主席亲自见证三方签署大湾区框架协议,十九大以后,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公布,未来还会推出多个细化的方案,在大湾区启动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谁会是其中最大受益者?眼下可以看到的是,广州和深圳在大湾区背景下,其所处的国家战略地位都有明显提升。并且,作为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枢纽的大湾区,深圳和广州被赋予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一些在别的湾区短时间难以推行的试验,都有可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先试,这一切都让大湾区始终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这种时代的机遇将带来大湾区巨变,作为其间中心城市的广州、深圳,当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湾区,这里是接轨国际,以及引入国际成功经验最佳的试验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广州和深圳将始终处于中国经济焦点的位置。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目标是打造成国际的创新科技中心,目前深圳在这方面最有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完全有可能充当领跑者的角色。这样一来,深圳就不只是中国的深圳,它是全球的深圳,就如同硅谷是领先全球科技的硅谷,对于这样能让创业者和技术革新者热血沸腾的城市,深圳楼市想冷都不容易。
但这不代表笔者由此就以为深圳楼价会来一次暴涨,因为就在一年多前,笔者就说过,高楼价 深圳你拿什幺留住人才。因此深圳要成为全球科技中心,不让楼价飞起来,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
下一篇::「绿色恐怖」演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