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士
又到岁末年终,被欠债的可能已经或者正準备踏上一条充满未知的「讨债之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些讨债的到头来极有可能会碰到一鼻子灰,因为欠债的人群中不乏「老赖」的身影,他们的「躲闪腾挪之术」令这些债主苦不堪言。但常言道:「恶人自有恶人磨」,针对「老赖」们的种种不守信用,长沙、广州等地的法院近日联合三大通讯运营商,用给老赖定制专属标签铃声、短信的形式,促使「老赖」履行偿还欠款的责任。
古语有云:「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虽说如此,但现实中欠债不还钱的人比比皆是,有一些并不是他们没有钱,而就是赖死赖活不想还,以致讨债的人处处碰壁,甚至闹出不少社会矛盾。对于债主而言,他们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可用的追债手段并不多,除了苦言相劝之外,真的别无他法,毕竟不能用上黑社会惯用的那套暴力催债的手法。因此,很多债主到头来只能诉诸法律的途径。但问题在于,法律的判决往往也拿这些「老赖」们没办法,就算是强制执行,「老赖」们还是想法设法地拖着不还。地方法院此次使出的招数令人拍案叫绝,可以说直接击中了这些「老赖」们的软肋。因为虽然他们的脸皮够厚,但当每天在亲朋好友或者生意伙伴面前接收这类「打脸」铃声或者信息时,脸上肯定会光彩全无。所谓「人活脸,树活皮」,相信这些有损脸面的奇招总会对一些「老赖」奏效,从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讨债者的一大难题。
数字时代无处遁形
事实上,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老赖」们确实不好混了,因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老赖」们的各种信息已经变得相当透明,这些技术的出现让他们无处遁形。
笔者相信,这次法院对失信的人定制专属标签铃声只是一个前奏,如果这还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后面的「损招」可能会接踵而至,毕竟相关部门可以动用的手段实在太多了。比如,可以将失信的「老赖」们的信息公布于众,虽然此前这些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已经可以被查询得到,但之前并没有全面曝光,杀伤力并不大,以后相关部门可能会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方式大面积曝光,让「老赖」们无可选择;再比如,执法部门可以限制「老赖」的一些社会行为,如禁止这些人炒股、出境、购买不动产、购买高铁飞机票等。还有更绝的杀手暧是,如网友说的可以对微信和QQ也添加类似定制专属标签的功能,让别人在添加好友时显示「你所加的好友是失信者」,「老赖」们无可奈何。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总体来看,只要相关部门下定决心专治「老赖」,处于数字时代的他们最终可能只得乖乖「束手就擒」。从今往后,「老赖」们只有两种选择:或选择「投案自首」,结清此前的欠款;或不要脸地继续做「老赖」,但寸步难行。
下一篇::住房改革不会为「限购限贷」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