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打脸蔡英文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1月12日

平凡

转眼间,蔡英文上台已一年又半,可她当初描绘的宏伟蓝图,连影都没有,徒剩一地鸡毛。停滞不前的新南向、独肥绿营的「钱坑」计划、争论不休的「一例一休」,怎幺都看不到小英一项政绩,实在讽刺。

打脸政绩无人及

不过,如果打脸算政绩,小英恐怕无人能及。曾经砲轰马英九兼任党主席是丧失制衡机制,有很大的「宪政」风险,但蔡一上任就兼任民进党主席,还美言之「为落实政见有其必要」;马英九上任百日,蔡英文上街倒马;如今自己面临百日评价,她却傲慢的说:「不要用一百天来评断我执政的成败」;蔡英文曾说「人民上街头是执政者逼出来的」,但面对军公教上街抗议年改,她却说「没有必要不要常常上街头」;曾经坚定「反核」,主张「非核家园」的蔡英文,如今却考虑重启核电。

最近打脸的例子是「一例一休」,民进党曾经强烈反对马英九政府上修加班时数上限,如今赖清德新官上任就要检讨「一例一休」修法,拟将每月加班上限将从现行46小时提升到54小时,难怪外界调侃,蔡英文不是对不起劳工,而是对不起原来的自己。

其实,蔡英文打脸最多的是两岸政策:竞选时喊欢迎陆客,上台后却大放「没有大陆游客的空气真好」的观光广告,还严审陆客入台,更限制陆官和媒体入岛;上台时蔡英文高举「维持现状」大旗,转头却电贺特朗普,还邀来日本大臣级高官,更进行一系列的「去中国化」操作。

恐中仇中去中心态显露无遗

不得不让人纳闷,难道这就是蔡英文所谓的善意?事实证明,蔡英文是口善心恶。这不,十九大报告再次亮明政治红线,蔡女士借两岸交流30周年研讨会之机作出回应,她感性的以1987年开放老兵探亲,铺陈两岸历史性的改变,甚至宣称是促成老兵返陆探亲的功臣。未料,这段温情诉求,却因撤销卢丽安户籍变得苍白无力。

无独有偶,陆委会主委张小月重申蔡英文的「四不」,强调对大陆善意不变,还希望两岸能以沟通对话取代打压威吓。她转头就威胁想要加入共产党的北大博士台生王裕庆,声称最好罚50万新台币。

真让人纳闷,即便在法律层面,也已开放党禁,人民均享有集会结社自由的保障。难道在民进党的逻辑中,只准加入「台独」政党,不能加入「一中」的共产党?更何况,民进党一再宣扬追求民主自由,民众加入共产党就要被罚款,就要被撤户籍,气急败坏的背后,是显露无遗的去中、仇中、恐中心态。

想想也是,大陆迅速强大,相较之下台湾却停滞不前。除了实力此消彼长,在政治立场方面,国际对「一中」的共识,更限缩「台独」空间,这般情景看在民进党人眼中,心中铁定不是滋味,唯有破罐子破摔,哪管什幺善意、诚信和信仰。

不过,不管民进党如何逃避现实,如何不敢正视大陆的发展成就,但卢丽安注定不是个例,而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潮流。这不,北大博士王裕庆不惧威胁,坚定要加入共产党,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一位北大台籍博士张立齐公开表示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会有越来越多的卢丽安

可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卢丽安出现,有更多的台湾民众认同和肯定大陆。事实上,抛开政治立场因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登陆发展,他们抛弃「小确幸」,转而选择拥抱全球最大的市场,抢搭大陆经济发展快车,享受各种惠策淘金,就是两岸一家亲的最好体现。

其实,就像卢丽安所言,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生为中国人为傲,既爱台湾、也爱祖国大陆。没人可以剥夺他人爱台湾的权利,也没人可以剥夺他人爱大陆的权利。即便在台湾内部,中国人与台湾人也不是二择一的截然对立。如果加入共产党不妥,当过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李登辉,已经不是加入什幺党的问题,而是自认自己是日本人,还以日本人的思维公开说钓鱼岛是日本的,民进党更应谴责,甚至「政治赶杀」。

也正如卢丽安所言,台湾人对大陆的成见,与「去中国化」和仇中渲染有关,两岸要试着放下成见,毕竟现在是2017年,不是1927年,不是1937年,不是1947年。台湾青年要摈弃偏狭的地域主义、民粹主义,以更开放的心胸来看大陆,亲自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给这片土地一个机会认识你,也给自己一个机会认识这片土地以及这里的人们」。


上一篇:希望真相越辩越明
下一篇:谁能摆脱油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