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时下中国一二线城市的硬通货,绝少有开发商推出打折盘。但最近在号称準一线城市的武汉,8折购房、8折租房却将成为现实,武汉提出未来5年将为20万留汉的大学生提供折扣购房。
如此抢才,在中国的城市中可谓登峰造极。而就在6月份,大学生毕业的季节里,武汉就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并出台系列优惠举措,比如入户、求职等,此次是在前次基础上的升级版。
照说,在中国「生产」人数最多大学生的武汉,应该发愁的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但为何现在却要出台一波又一波的优惠政策,在抢人(大学生)的浪潮里走在中国最前列?先别急着回答问题,让我们来仔细阅读一下武汉。
在改革开放初期,拥有雄厚工业基础的武汉,在中国城市经济排名中被排到了第一方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武汉在中国城市排名中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先后跌出前十、前十五。即便是后来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武汉改观也不大。在这个不进则退的年代里,武汉人感受到了紧迫感,近年来加快了追赶的步伐,因此它被多家中外媒体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中国新一线城市的强劲竞争者。
关键在提供发展平台
罗兵咸会计师事务所每年都会推出中国「机遇之城」的报告,灵童查阅近年的几期报告发现,武汉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加大科技含量,武汉发明专利申请三年翻番,每年专利申请达到2万件以上。一位曾在武汉工作过的中央领导说过一句话,武汉是人来了,人又都走了,这句10年前就说过的话,直指武汉留不住人的弊端。
武汉为什幺留不住人,关键还在于是否给人发展平台?如今号称中国第一科技企业的华为,当年就是靠着从华工(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招来整节整节车厢的武汉大学生发展起来的。拥有这幺好、这幺多的大学生,电子双子星座(华为、中兴)却在深圳诞生,这对于武汉是一大讽刺。目前,不少深圳发展好的科技企业中,担纲的武汉人还有不少。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获得世锦赛女子全能金牌的广西女孩,她被一对美国夫妇领养,结果造就了今天的辉煌,而中国举国之力,至今还未培养一位世界女子体操全能金牌选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让大学生留在武汉,最重要的还是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相对透明的法治和市场环境。
架起更多人才服务大桥
武汉的大学生到了深圳能大有作为,而在武汉就很可能碌碌无为,这种人生的巨大反差,是导致武汉大学生出走根本原因。武汉拥有让中国骄傲的「光谷」和东湖高科技院,但仅靠他们容量毕竟有限,正在升级为「中国智造」基地的武汉,需要为人才搭建更多舞台,更多通向舞台的桥梁。
想想几十年前,连通武汉长江两岸的只有一座大桥,而现在已建和正在建设中的就有11座桥梁,这还不包括过江隧道和穿越长江第一轨的地铁。武汉今日之崛起,与如此大力度的基建密不可分。但光有这些硬件还不够,武汉还要架许多服务人才的大桥,这是最考功夫的软活、细活。仅凭大干快上的抢人,武汉只能抢得一时,却难以持续。最终还有可能滑出新一线城市的行列,这绝非危言耸听,因为有史可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