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透明度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10月02日


作者:施十一

日前,厦门方面首次回应6个月前市场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腾讯云1分钱中标厦门政务云」事件。厦门市经济与信息化局总工程师童平平表示,在项目评估时,满分100分的评估体系里,设置了55分是技术分,价格分只占了30分。另外,她还表示,政府部门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每一分钱都应该斟酌着花。

这一回覆能否还腾讯低价竞标一个公道呢?笔者认为,从政府和腾讯角度来说,招标过程,双方都是合规合法,并无违规和暗箱操作之处。首先,从政府来看,招标的整个过程是符合规定、流程规范的。招标工作组将竞标的评估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价格占30%、技术占55%,商务占15%。腾讯无论从技术还是价格都优胜于对手,最终中标也不足为奇。而从腾讯的角度来说,虽然做得是赔本的买卖,但是可以跨过运营商抢占政务市场,打造自己的政务市场品牌,也不失为一门好生意。此前,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属于轻资产,这种政务市场只有运营商才有机会参与,但是,这次中标之后,就意味着腾讯正式甩开运营商,进军政务市场。

应看到非国企的努力

一个愿意节约成本,一个愿意相信对方,双方互惠互利。只是,外界的目光过多的放在价格上,尤其是近来来政府采购领域连续出现多起「1元中标」、「1分中标」等典型案例,引发外界对政府采购不透明的质疑。另外,财政部此前发文规定,「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要求其在评标现场合理的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必要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证明其报价合理性的,评标委员会应当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拿此规定来看待腾讯中标事件,腾讯的优势是技术和商务,即便价格引发质疑,但不会因此影响产品质量或者不能诚信履约的,言下之意并不犯规。只是,在政府采购信息不断透明的今天,厦门与腾讯这桩合作显然还做的不够,不能彻底消除外界的疑虑。

其实,应该欣慰的看到,部分民营企业为了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胜过与政府经常合作的国企,不惜亏本做生意。当民企和国企的地位日益平等,中国政府的招投标更加透明合理后,「1分钱中标」现象才真的不会再发生。

上一篇:限酬令难限天价片酬
下一篇:点赞学生「扳倒」校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