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昭示宝岛危机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8月23日

作者:平凡

涨工资啦!经过长达7小时的马拉松协商,台湾劳动部决定基本工资月薪将由现行的2.1009万新台币调升至2.2万,时薪由133元调升至140元。终于达到2.2万(约合5675港元),理应喜大普奔,但不仅成本上升的资方不接受,就连「受惠」的劳方也不满意,因为远未达到2.7711万的诉求。

象征性的政治兑现

早在协商之前,各界都会料到如此结果,调高了企业承受不了,调低了无法对选民交代,所以选择不痛不痒的微调。不欢而散的协商,也沦为象徵性的政治兑现,实则是多输。

事实上,基本工资调整影响并非全部劳工,而是领取基本工资的200万本劳和外劳。但户佣这些劳工的企业,几乎都是依靠低廉人工成本来获利,利润率非常低,而将近5%的调整,几乎压榨了企业所有的利润空间,反而导致企业倒闭或出走,劳工反可能失业。而对劳工来讲,不到5%的升幅,可能还追不上物价涨幅,多数劳工反要承受调涨后带来的物价冲击,未蒙其利先受其害。退一步讲,都曾经是亚洲四小龙,韩国目前的基本工资相当于4.2万新台币,几乎台湾的一倍,即便是韩国物价比台湾高,但无法挥别低薪魔咒是不争的事实。

基本工资尚如此,整体打工一族的平均薪资也好不到哪去。虽台湾经济增长呈现上扬趋势,但GDP放不进劳工的存折。据统计,2016年实质性薪资略超3.7万,竟然倒退了16年。套用中天生技集团董事长路孔明的话说,1979他步入社会时起薪就是2万,两三年增至3万,35年后的当下,台湾新鲜人的薪资竟然还不到3万,低薪已成台湾经济最大的危机。

先把饼做大

经济其实也是个循环体,低薪就必然抑制民众消费意愿,缺乏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自然更加乏力。而低薪又间接导致低物价,令企业获利更加困难,继而无法给劳工加薪。而企业获利难度增加,就会引发出走思潮,继而导致就业岗位减少,不仅失业增加,就连企业给薪也会降低。另外,低薪不仅留不住企业,也留不住人才,近来不断有媒体警示,台湾人才外流日益严重。人往高处走,在低薪魔咒无法改善的情况下,有谁能阻止人才走出去?

所以,在这恶性循环下,单靠调升基本工资无法解决整体性问题,反而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凸显台当局执政无方。事实上,要想分大饼,先得把饼做大。对政府而言,必须塑造一个吸引外商的环境,鼓励外商入岛投资,才能创造高薪岗位,并给本土企业竞争压力,带动台湾经济环境走入正向循环。其次,政府也应善用租税手段鼓励企业加薪,只有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才有能力给员工加薪。另外,对出口导向性经济而言,企业需要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而政府则需要开拓更多的市场,但无奈民进党当局死守「台独」,令台湾外部市场愈加受压,企业只能好自为之。

事实上,台湾之所以没有了昔日辉煌,守旧是一大弊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靠代工、外贸订单生存已没有多大的获利空间,台湾继续改善产业结构,逐渐增加具备高值化的创新产业。

要解决低薪问题,就像盖房子一样,不可能一下就把屋梁、屋顶放上去,改善低薪的因素也不可能一次到位,多面向齐头并进,才能水到渠成。

上一篇:游戏该有怎样文化?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