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该有怎样文化?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8月23日

作者:流深

8月19日,王者荣耀冠军盃在成都举行,现场近万人参加的热闹景象,显示电竞与王者荣耀都在中国逐渐走向主流市场。在激烈的电子竞技比赛之外,腾讯对王者荣耀的文化包装也是此次比赛的一大亮点,除了专门邀请成都本地嘻哈歌手GAI为此次比赛创作嘻哈歌曲,腾讯还为游戏人物制作了川剧式的脸谱形象,结合成都的三国文化与游戏中的三国人物推出了cosplay表演。前一天,腾讯还宣布,将成立王者荣耀专家顾问团,来自社科院、北大、北师大等高校的着名学者参与其中。可以看出,腾讯为王者荣耀进行文化包装,增加其文化附加值,已经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万变不离其宗,包装的根本目的无外乎是推广游戏,赚取利润的商业因素。但相信无人否认,前阵官媒八评王者荣耀,抨击其歪曲历史、对青少年造成不良文化影响,也是腾讯将自己包装成「有文化」形象的动机之一。无疑,对于一款好游戏来说,文化附加值必不可少,但更加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游戏中的文化究竟应该如何包装,包装什幺?

过度苛求凸显文化焦虑

此前官媒曾批评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但事实上,近期王者荣耀上线英雄人物基本放弃了历史原型,基本采用了完全架空的虚构人物,游戏的热度和游戏人物的使用率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说明是否有历史原型,对于一款游戏的可玩性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正相反,采用历史人物的做法,显然并非出品方经过深入思考后的文化建构,反而给游戏世界观建构的努力埋下了不少困难。在王者荣耀官方的「世界地图」设定中,「魏蜀吴」、「楚汉之地」、「大唐」、「宋」、「西域」、「长安城」等真实历史地名的奇怪杂糅,就显示游戏制作方已经为此背上了无法跳脱的历史包袱。只不过,这样一套游戏设定,就注定制作方必须一边继续立足发掘真实历史资源,一边面对更多「篡改历史」非议的可能性。

回看电子游戏史,无论是《魔兽》设定中的「艾泽拉斯大地」、《HALO》中的26世纪宇宙等成功的世界观设定,都是建立在完全架空的历史设定中,但即使如此,其中深深的西方文化烙印,仍是对全球玩家造成了巨大影响。王者荣耀要立志输出的「中华文化」,显然不一定必须建基于真实的中国历史和人物之上。只不过,在文化内核缺失的情况下,又有什幺比一些僵化的名字和概念,更容易编织「中华文化」的表皮呢?有趣的是,社会舆论始终忽略了王者荣耀脱胎于美国开发的PC游戏《英雄联盟》,无论是游戏模式还是核心理念,都脱胎于西方文化的事实。无论是王者荣耀的嘻哈歌曲,还是电竞比赛,又有哪项不是西方舶来品?

归根结底,苛求王者荣耀这样一款游戏「承担文化功能」,就如同动辄指责别国「辱华」一样,恰恰彰显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焦虑。毕竟,对于玩家来说,好玩,才是游戏最该做好的本质功能。

上一篇:单身料成中国经济陷阱
下一篇:低薪昭示宝岛危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