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铁路局前不久对中铁和中铁建下属公司再开罚单,对于这样的罚单,这两大公司可能已经司空见惯,只要一排查基本上跑不了。但这次与以往不一样的是,关乎到人命的偷工减料,作假做到了桥墩上去。两大央企几乎垄断了中国铁路基建9成以上的工程量,但偷工减料却是顽疾,而且2016年来的数据表明,铁路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数量呈明显上升态势。尽管近年来,铁路上未再出现温州高铁撞车那样的大事故,但经常坐高铁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停运、晚点时常发生,台风起,高铁停,几乎成为常态。7月一场并不大的暴雨,让100多列高铁停运,高铁列车成为水中游龙的图片,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只要一下雨,高铁就不得不放慢速度,高铁变得如此脆弱,说得好听一点是担心再出大事故,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天气不好,更容易暴露出前期建设中的短板,比如路基不好、排水不畅等等。统计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国家铁路局共发现施工单位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施工共71起,而2015年全年为31起。为什幺偷工减料、不按图纸施工会成倍增长?灵童以为,是没有罚痛,以这次处罚的中铁十八局在湖北武汉施工为例,在桥墩上作假,人命关天,结果对公司和个人加在一起的罚款总额还不到11万元。这违法成本太低了,根本起不到有效的惩戒作用,因此就不难想象,会有更大胆的偷工减料,更无法无天的铤而走险。
轻飘飘罚单吓倒了谁
更可怕的是,轻飘飘的罚单,被堂而皇之地用以当作「问责」的证据,试想这样的问责又会损害到哪位官员的乌纱帽?如今中国的法院已经开始改革,在深圳的前海法院已推行法官断案终身制。那幺,对于关乎到生命的铁路基建工程,能否也能推行此法,让项目与责任人,与两大央企的高管直接挂钩,让他们有心惊胆颤、如履薄冰的敬畏感,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坐在高铁上更放心。一纸罚单所掩盖的还有铁路工程的层层转包,为什幺偷工减料?知情人士说,这是因为工程成本被一再抬高之后的无奈之举。说得直白点就是,被查出来了认倒霉,因此谁又能说得清,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的偷工减料,有多少铁路安全的盲点就这样一一被埋下。现在热议高铁再度提速,回归到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有人说是当年温州事故,让中国高铁的速度慢了下来,但灵童以为,是不过硬的施工,让提速变得没有底气,而这一切与不管用的罚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处罚只是变为走走过场,应付检查,而不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样提起来的速,迟早还会降下来。正如一位专家所言,他担忧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会把腐败带出国,彻底砸了中国人引以骄傲的高铁牌子。因此,中国铁路基建要有比罚单更有效的问责。
灵童
下一篇::好游戏不能只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