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礼的影片《建军大业》近期在国内上映,却遭到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叶挺将军的孙子、着名导演叶大鹰的砲轰。叶大鹰认为,演员欧豪饰演的叶挺「女里女气」侮辱了先人,并且让众多「小鲜肉」演员饰演革命先烈与商业化的模式让此影片表现的革命历史被严重娱乐化,这是对革命历史的羞辱和歪曲。
叶大鹰对《建军大业》的砲轰,让很多对此类题材不感兴趣的人走入了影院,想看看电影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笔者就是其中之一。这幺说来,似乎叶导演的砲轰对《建军大业》的票房反而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客观来说,最开始被叶大鹰批判的欧豪所饰演的叶挺,确实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叶挺的样子,但也绝不「女气」,而是比较靠近当代年轻人所形容的「狂霸酷拽」的感觉。这或许就是叶大鹰所说的,「扭曲历史迎合市场吧。」总的来说,笔者认为除了个别演员表现确实不怎幺样以外,大部分演员在剧中的表现都中规中矩,整部电影谈不上多差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部电影绝不像以前的老电影一样:战火里的革命者都是成熟稳重运筹帷幄的大叔,拥有着脸谱化的面容,严肃时的他们都是一脸深沉眉头紧锁,高兴时就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或许偏离了老一辈人对于革命者的审美偏好吧。
主旋律应向观众看齐
叶导演口口声声强调历史,殊不知一段历史若是无人关注,无人感兴趣,那幺这段历史迟早会埋没于故纸堆。由此可见,市场化的历史演绎并非是多幺大奸大恶之事,实在不值得口诛笔伐。
当然,《建军大业》演员的地位跟《三国演义》比起来还差十万八千里,而且笔者实际上也十分反感「小鲜肉」。但是回到对历史宣传的角度看,最难的是怎样让人对历史感兴趣。如果这些「小鲜肉」与商业化的模式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这个电影,进而了解这段历史,那幺这种政治意味十分浓烈的电影,其宣传效果也就达成了。
主旋律电影应该迎合观众,其实叶大鹰自己也是知道的。他自己就曾在人民网上发表文章《叶大鹰:主旋律电影会成为历史》。文章认为:「2020年,主旋律电影成为了历史 那时候的国家电影会摒弃传统的主旋律概念,好看程度不亚于通常的商业片,其制作和发行规模会空前巨大,对观众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建军大业》不正是在做这种尝试吗?或许这次只是因为自己的爷爷也是电影角色之一,所以丧失了客观的角度吧。武胜斌
下一篇::就怕梦想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