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降虚火 北京动真格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4月17日

豪士

继3月17日以来接连出台多达十项的楼市调控政策后,北京市政府上周五再次掷出重磅「炸弹」,宣布从供给侧入手加强楼市调控力度,计划今后五年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以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2017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1200公顷,保障3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

消息一出,市场瞬时炸开了锅,认为跟此前的「认房认贷又认离」等从需求侧着手的楼市调控政策相比,这次加快土地供应的计划算是亮出了致命的「杀器」。

加大供地计划 北京显决心

今年农历春节过后,全国各地迎来了新一轮的楼市调控潮,除了此前较为火热的一二线城市出台或升级调控政策外,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三四线城市这番也纷纷加入了调控大潮,凸显出内地房地产市场仍然延续火热行情。如果要数出台政策最严最密集的城市,自然非北京莫属。在防风险和抑制资产泡沫,以及「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总体调控思路下,北京市政府近期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的方式来平抑房价的过快过高增长。可以看出,北京这一次的调控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前所未有,似乎表明北京政府在楼市的调控方面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始动真格了。

这次北京计划今年供地1200公顷,相比2月份提出的610公顷,足足翻了一番。由此,外界突然醒悟,原来北京并非是无地可供,只是之前捂着藏着「坐地起价」,坐等「麵包」价格的快速上升,最后逼于无奈才把「麵粉」拿出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6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的实际供应量分别为:978公顷、517公顷、382公顷、103公顷,供地量逐年减少,而这几年恰恰是北京楼市上涨最为疯狂的时间段。

实际上,在北京出台的供地计划的前一天,住建部和国土资源部就发布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从时间点上可以看出,北京是第一个积极响应中国政府对楼市整体部署的城市。所以说,北京这次增加土地供应的计划绝非是偶然的独立事件,而是高层有计划的一个安排,是对过去没能抑制住楼价飙升的一个「亡羊补牢」之策,笔者相信其他热点城市后续也会纷纷效尤。

短期楼市或有所回调

纵观中国此前几轮的楼市调控史,在房价过高的时期,中国政府往往只从抑制需求端下手进行调控,而从供给侧下手的调控几乎难得一见。但事实证明,那种以「限购限贷」为主的传统需求侧调控只会使房价越调越高,进而市场已基本不相信房价能够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就能够抑制得住。那幺,这次北京从供需两端同时着手,试图扭转长期处于供不应求局面,楼价会因此应声而跌吗?恐怕没有人能对楼市的走势做一个明确的预计,也没有人愿意相信楼价会大幅下跌,毕竟诸多的经济学理论在中国楼市面前都派不上用场,加之政府也并不愿意看到楼价的大幅下滑,所以短期而言,北京房地产的成交量肯定会有所回调,但幅度应该不会太大。

可供参考的是香港在2000年前后的楼市走势,当时港府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后楼市的快速上涨,在1999年提出要每年兴建住房85000套,10年内让全港70%的家庭拥有住房,具体的做法就是大规模卖地供地。但随后香港的房价继金融危机暴跌之后,2000年开始再度暴跌7成。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两地在制度上的差异、人口结构和环境的变化等均为不同,可比性也就没那幺强。事实上,影响楼市的因素众多,包括预期的变化,也包括货币政策、信贷、税收等一系列的变量。而从供求关系上来说,鑒于过去几年北京实际的供地量总是大幅的少于计划供地量,今年的供地量会否如期推出也还只是个问号。另外,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横空出世,部分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等会逐步迁移至新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北京楼市的需求,这一增一减间,供求关系会逐渐趋于平衡。

上一篇:以「人民的名义」娱乐
下一篇:认同一中才能无意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