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软硬兼施 小英破罐子破摔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7年03月21日





平凡

3月循例举行的全国两会,不仅是大陆各界洞察国家战略方向、重大政策变动的平台,也是台湾上下观察大陆对台动向的窗口。尤其是蔡英文上台以来,单方面破坏两岸政治基础,导致台海陷入僵局,今年的两会备受岛内关注。不过,如果有人期望大陆会退让甚至妥协,在「九二共识」核心问题上有所松动,显然,这些人又一次失望了。

拉高反「独」基调

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强调,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而后总理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一贯立场,还首次将「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写入报告。国台办主任张志军直言,今年台海最大的挑战就是「台独」势力蠢蠢欲动,「台独」之路走到尽头就是统一。

应该讲,大陆的对台立场更加清晰坚定,而反「独」力度近年最大。这与台海大环境的变化不无关系,蔡英文去年520上台后,未接受「九二共识」,大陆将之视为一份未完成的答卷。但9个多月过去了,蔡英文并没有在大陆的期待下让两岸关系越走越近,反而是不断的透过操控「反中」的民粹意识,让两岸关系越走越远。而大陆对蔡英文的耐心也已经逐渐丧失,不得不结束对其的观察期,拉高反「独」的基调,由被动转为主动介入台海局势。

不过,大陆的强硬并未让蔡英文悬崖勒马,反而变本加厉的操作意识形态。民进党一方面对国民党穷追猛打,试图彻底消灭岛内最大的政治对手;另一方面则不断向深绿靠拢,以巩固执政基础。对大陆的对台工作,民进党一直都呈现被欺负被打压的形象来博取同情。大陆说的软一点,就说是统战,说的硬一点,则说是恐吓。民进党不断宣扬台湾的主题意识,同时都不断丑化和抹黑大陆的形象,向台湾青年人强化仇中的意识,在岛内积累「独立」的力量,将其视为主流民意与大陆抗衡。

更重要的是,民进党面上说维持现状,并美言之善意,但暗地里却频频搞小动作,不遗余力的推行「文化台独」。撤回课纲微调,让马英九任内的努力全然白费;台日互设机构改名,小英几个月就完成了阿扁花了10多年未达成的正名运动;如今「去蒋化」风风火火,甚至杠上了孔子,「蔡总统」摇身一变成了蔡会长,中华文化总会恐变成台湾文化总会,小英不放过任何切割中国、中华,切断两岸历史文化联结的机会。

不仅如此,蔡英文正在限缩唯一正常的民间交流,无论是修法管制退休高阶军公教赴大陆,还是扩大渲染、炒作大学「一中承诺书」,都是「去中国化」的升级和深化。更有甚者,以往不管两岸如何对峙,台湾都不会直接攻击大陆涉台部门与官员,但近来除了以匿名人士呛声张志军,还利用陆生共谍疑云嫁祸于国台办。种种迹象显示,蔡英文当局不仅没有意图修好两岸关系,更没有意向认同「九二共识」,而是以渐进方式去「中国化」,以积沙成塔的方式来分离意识,继而壮大「台独」势力,以破罐子破摔的方式来对抗大陆。

扩大对台基层交流

对蔡英文不抱期望的大陆,其实早已调整对台策略,就是绕过政党,直面台湾民众。观察近来的对台讲话,在加大反「独」力度的同时,也加大对台湾基层的照顾。俞正声表示,将深化政协委员与台湾民意代表机制化交流,加强与台湾基层一线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李克强的工作报告则强调,要为台湾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事实上,大陆近来正研究台商的优惠新措施,也传闻给予台胞国民待遇。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对于台湾当局我们严守底线;对于台湾人民我们敞开怀抱台湾企业、个人尤其是青年,两岸同胞多接触多了解,台胞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这是对民进党抹黑和渲染仇中的最好反击。

而退一步讲,维持现状,统「独」休兵,听起来不错,但这种「走一步,算一步」、「过一天,算一天」政治心态已经过时了。相反,急「独」会推动急统,而急统又会加剧急「独」。看似两极化、对立化,但其实是加快统一进程。因为「台独」不被认同,是死路一条,而大陆有绝对的实力来应对任何「台独」势力。按照张志军的话说,「台独」走到尽头就是统一。

上一篇:伯乐偏心 马儿才能跑
下一篇:如此「搅局」多多益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