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时报网讯】记者邝伟轩报道:「黑天鹅」满天飞的2016年即将过去之际,市场如何看待2017年的香港经济表现呢?本港经济师和学者预期,2017年香港经济维持低增长;担忧美元回复强势,会打击香港零售业,从而削弱香港经济的增长步伐。
犹记得2015年年终,不少经济师以「极不明朗」或「遇上重大挑战」等字眼,来展望2016年的香港经济。及至近月,当经济师再度为香港把脉时,虽然少用了上述字眼,但「数字上」的预测仍相当保守,大多维持1%至2%。
担忧贸易磨擦碍出口
为何市场对2017年香港经济预测仍相当保守呢?渣打香港亚洲高级经济师刘健恒说,香港经济低增长已维持数年,假若中美爆发贸易磨擦,香港出口数字势必减少,从而香港经济增长步伐亦会因而受到限制。
大和资本(亚洲)首席经济师赖志文早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前已经指出,倘中美开展贸易战,香港不能倖免,届时整体贸易,特别是服务贸易行业,将受相当程度压力。
除了贸易壁垒或再度抬头,美国今年底确认进入加息周期,加上预期特朗普上台后会推动更强美元政策,将严重影响香港零售业务。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院长李兆波表示,美元强势削弱了香港零售业兼令港人外游意欲增强,从而打击香港零售业的竞争力;加上业主仍不肯减租,香港零售业若要见底回升,恐怕要等待业主愿意减租,为零售商降低营运成本后方能成事。
美元强势除了变相收紧了香港的货币政策,香港中介人角色的地位亦因而受到拖累。刘健恒称,美元转强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降低了海外资金前赴内地投资的意欲;香港向来作为海外资金进入内地的跳板,随海外资金对内地投资转趋审慎,香港的中介人角色,势将受到挑战。
不会重演当年大调整
美国摆脱超低利率后,美元强势形成,港元亦会跟随转强,香港经济又会否重陷类似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长期低迷的局面?刘健恒认为,当年金融风暴过后,亚洲与美国经济背驰,相反目前经济动蕩的「震央」不在亚洲,故当年经济重大调整的局面,相信不会重演。
李兆波亦同意上述看法,认为相较亚洲金融风暴前后,香港今天更具竞争力,加上今天香港金融系统更为稳健,故相信再次出现当年问题的机会不大。
经济增长目标恐下调
香港经济增长在「后海啸」年代长期呆滞,除了反映环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香港经济体「老化」,经济高增长的年代恐怕一去不返,若要摆脱低增长的常态,改变香港经济出路,或是唯一方法。
财爷于今年初将2017至2020年期间的经济增长「中期目标」定为3%,低于1998年至2015年期间的平均3.4%增长。事实上,香港在过去10年,经济增长每况愈下,由2003年至07年期间平均6.5%,降至2011年至15年期间的2.9%。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助理院长李兆波坦言,香港经济长远增长目标恐怕要向下修订。
破困要拓创新产业
李兆波说,香港早已晋身成熟经济体系,没可能长期维持5%至6.5%的经济增长步伐。「上述数字可应用于柬埔寨或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却不适用于美国这类成熟经济体系」。他续指,即使美国经济增长数字偏低,但这亦非代表不健康。
香港若要走出困局,应如何自处?李兆波认为,唯有全力开拓创新产业。「除非香港可从『一带一路』中分享人民币业务,否则香港单靠金融业,难以走出长期低增长的困局。要走出困局,要发展创新产业,为香港经济体系注入新动力」。今日时报记者邝伟轩
下一篇::假日气氛未除 港股料反弹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