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基金周岁 表现差强人意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6年12月15日

南下基金周岁 表现差强人意

第一批南下基金推出已差不多一年,而过去一年南下基金达到48只,当中估计有24只已进行销售。根据统计,年初以来,只有9只南下基金录得正增长,其余均见红。其中增长最高的是滙丰晋信旗下股票基金,录得逾9%的增长,表现最差的则是工银瑞信旗下混合基金,跌幅逾三成。值得留意的是,能保住不失的南下基金,大多是债券型基金。不过,市场预计,随着美国加息,资金外撤,内地生产及消费层面通胀见反弹,债市跑赢股市的情况明年将会逆转,股票为主的基金有望摆脱颓势。\今日时报记者 王嘉杰

中国证监会及香港证监会于2015年5月22日公布有关内地与香港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互认工作。根据计划,合资格的内地及香港基金可透过简化审批程序各自在对方的市场销售;其中合资格内地基金不可以香港市场为主要投资方向,基金的资产规模不得低于2亿元人民币,以及在香港的销售规模佔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不得高于50%。该计划于去年七月实施,并于去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布首批可买卖基金。

南下基金排队陆续来

过去一年,南下基金与北上基金反应各异,南下基金十月累计净销售额仅9580万元人民币,远远不及北向基金的88多亿元人民币销售。而且南下基金表现亦未如理想,过去一年参考同源A类基金(有相同投资目的、由相同基金经理管理的同一基金,但未经香港证监会认可),只有12家录得正面增长,而且大部分都是债券基金。

不过,由于证监规定,合资格获批的基金必须是成立一年以上,相信一些专门针对海外客户的新基金仍在排队中,因此投资者未来可持续留意新基金南来。在此前,可先了解南下基金的特性。

与一般市面上的QFII基金不同,相比起QFII基金,南下基金首次投资额较为低廉,除了少部分的投资基金外,所有基金首次投资额都是1000元人民币,为投资者提供较为灵活的入市门槛。

相比主要为股票基金的QFII基金,南下基金种类相对多元化,主要可分为三种,包括投资债券固定收益的基金、股票基金及平衡基金。大部分的南下混合型基金均偏向股票投资,但仍有一定数量的混合型基金投资风格与均衡基金相近,风险程度较低。有部分注明主要投资的行业,例如汇添富医药保健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重仓的股份都是从事医药相关行业,亦有部分是追蹤指数为主,如博时裕富沪深30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值得投资者细阅的是,大部分名为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本质与股票基金无异。投资者可以透过基金产品的资料概要,了解基金的投资比例限制,若然基金规定股票投资佔其资产的比例60%至80%以上,有些甚至高达九成投资股票,而且其于内地买卖的A类基金长期集中投资于股票市场。投资者在考虑风险评级时,应把基金视为较高类别。即使过往该类南下基金在具备巨额潜在回报,但同时亦附带高风险,有兴趣的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内地基金经理灵活转仓

至于平衡基金方面,部分只提及股票和债务证券会佔基金资产的80%。即投资会均衡分布于股票及债券内,风险相对较低。但由于部分基金的股票涉及投资于波幅较高的A股市场,当中的潜在回报依然相当不俗。

在留意基金的投资组合上,南下基金的投资组合,根据内地惯例,只会一季更新一次,令本身转仓及短炒频常的基金,三个月后投资组合或面目全非。而本地基金则须每月更新投资组合概况,是两者最大分别。根据过往经验,内地基金经理「非常灵活」地用此灵活性,有部分基金于三个月前后的股债持股比重可完全相反。

另外,在香港买卖的南下基金类别多被称为H类,其成立日期不早过2015年底,欠缺可供投资者参考的过往表现。投资者可以转为参考南下基金于内地买卖的A类同源基金的历年回报,但要留意内地基金早于2015年或之前的历年回报数据或受其高槓桿的投资方式影响。由于自2014年8月开始,基金的槓桿比率不可超过140%,过往A类同源基金可高达两倍增长,可能是建基于牛市环境加上高槓桿的投资手法,所以南下基金自2015年起便不再具备运用高槓桿以拉升投资表现的能力。因此,投资者在参考过往业绩时,无需过分聚焦于基金在2015年前的卓越的单一历年表现。

上一篇:交银国际:港股有配置价值
下一篇:港股表现牛皮 波幅仅166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