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大湾区是最佳切入点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1年11月15日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中美矛盾不时升温,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28日)表示,持续紧张的中美关係加速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逆转,加上疫情冲击,国际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发展和布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香港过往较侧重欧美等传统市场,往后特区政府会持续调整策略,以内地、东南亚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心,开拓更有潜力的市场。

陈茂波:开拓「一带一路」市场 大湾区是最佳切入点

陈茂波表示,香港将以内地、东南亚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市场重心。

当天,陈茂波在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论坛录影致辞时提到,国家在今年3月份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列出了未来发展目标、工作理念及重点任务,反映了国家对当前和未来国际局势以至内地发展的研判、回应和部署。「十四五」规划表明,国家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加经济的韧性和潜能。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这项国家发展战略对香港的发展更是举足轻重。香港需要抓紧「十四五」规划带来的机遇,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大湾区作为最佳切入点,发挥自身优势。

引领市场支持绿色投资

陈茂波称,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国家持续的蓬勃发展和对香港的大力支持,会计专业仍机遇处处,「我对香港以及会计专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必定能为国家及香港作出贡献,自身事业亦可得到长足的发展。他又呼吁,本港必须持续提升自身优势,顺势而上,不断开创新领域。

至于本港如何抓住绿色金融的发展机遇,陈茂波指出,全球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应对气候变化。近年,纵然国际政治局势转趋紧张,但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低碳减排是各国承诺共同努力推动的目标。不少国家都提出会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为疫后经济重启提供了绿色转型的契机。

陈茂波续指,在绿色可持续发展这一大趋势下,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将得到更大的发挥。世界银行去年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低收入和中收入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基建投资资金需求每年会达到1.5万亿至2.7万亿美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可引领市场资金支持绿色和低排放活动以及相关基建投资,尤其是那些在内地及其他地方的绿色企业和项目。」他说。

港府致力维持简单税制

另外,港府近期建议改革会计业监管制度,包括规管所有核数师和专业会计师的职能,将香港会计师公会转移至重新命名的会计及财务汇报局。对此,陈茂波表示,监管工作独立于会计行业是国际大趋势,此举可提升会计专业监管的公信力,利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会计师公会此后亦可专注行业的发展并作相关规划,目前财经事务及库务局正聆听业内外不同持份者的意见,希望改革能得到各界支持。

另一项会计业须密切留意的事是国际税务环境的最新发展。陈茂波指,各税务管辖区商讨制订BEPS 2.0方案(BEPS 2.0)的实施,将会令一些以低税赋吸引投资的地区的竞争优势被削弱。他重申香港须根据国际共识落实BEPS 2.0,惟他强调,港府会致力维持简单的香港税制,尽量减低受影响企业的合规负担,以及继续改善香港的营商环境和竞争力。他指出:「目前看来,BEPS 2.0主要针对大型跨国企业,一般中小企不会受到直接影响。政府已成立由学者、专家和商界人士组成的谘询小组,检视BEPS 2.0方案对香港营商环境和竞争力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就此提出应对措施供政府参考。」(记者古鋑逸)

上一篇:太古推新版本可持续发展策略
下一篇:壹传媒就出售台湾物业订立不具法律约束力意向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