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鏖战6.80关。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662,上调378个点,升幅创2018年7月5日来最大;即期汇率由涨转跌,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最低触及6.7814;离岸最低触及6.7895。由此可见,人民币6.80关威胁尚未有效解除。
中美贸易摩擦係主因
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持续飙升,最高到了6.24一线。而自从3月份中美贸易摩擦阴云笼罩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回软,到7月25日最低到了6.80关,其间最大回软幅度达到5600个基点或8.974%。
而人民币汇率回软的主要部分出现在6月15日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对中国价值500亿美元产品徵收25%关税之后,在此前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还在6.39一线,而到7月25日就回落到6.80一线,一个多月时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最大跌幅就达到4100个基点或6.416%。可见,中美贸易战正式接火是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显回软的主要原因。
中美币策分化加剧回软
而让人民币剧烈回软的因素,还有中美货币政策正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分化。本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再强调美联储渐进式加息并淡化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增长影响;中国央行则向银行提供额外MLF资金支持信贷投放与信用债投资。
美联储自2015年12月以来货币政策方面持续加码收缩,至今已经连续7次加息,一年期银行存款基準利率已经从接近零利率飙升到1.75%至2%,而美联储释放的信号是年内还有望两次加息,明年还将有三至四次加息,如果真是这样,美联储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将达到最高的3.25%至3.5%。而人行持续维持货币政策的稳健,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为1.50%,如果中国央行持续坚持这样的货币政策,则中美利差将达到非常大的地步。
最近1周多,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人民银行、银保监、中证监,一系列的宽鬆信号先后释放出来,尤其是人行上周累计净投放5400亿元,本周又通过502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3320亿元,释放的天量流动性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继续倾向宽鬆,与美联储大相径庭。
本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一锤定音,释放了全面宽鬆的信号。不仅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还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鬆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释放的信号是国家将刺激经济,对金融政策做出微调,财政政策趋向积极。
别乱扣中国操纵帽子
这在提振经济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持续的压力。如果美联储9月年内第三度加息,美元指数就有可能突破95关,冲击更高的点数,则人民币汇率不言而喻。
所以,人民币汇率持续回软,不仅是中美贸易摩擦拖累,更是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结果。而到目前还没有看到分化缓解的迹象。人行很有可能会在下半年再次降低银行存款準备金率,继续释放流动性,这与美联储加息收缩流动性形成鲜明对比。而中国有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局面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一定的阻力。
这就说明,人民币汇率回软根本不是中国操纵的问题,而是市场作用的结果,儘管美方持续威胁说中国操纵汇率,但10月公布的美国财政部报告相信仍然难以将汇率操纵的帽子戴到中国的头上。王长久
人币全球使用升至第五位
【又讯】儘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出现贬值,但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地位未受到影响。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7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中的使用量为1.81%,使用排名则从去年同期的第六位上升至第五位。
从6月看,美元在全球支付市场的份额基本与上月持平,小幅下降至39.35%,欧元的市场份额降至33.97%,为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
下一篇::【财经周记】适度「放水」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