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区议员
颜汶羽
社会上一直指香港缺乏政治及管治人才,实际上香港是缺乏让参政青年发挥的平台、清晰的事业阶梯及合理的回报。每年香港各间大专院校也有数百名社会科学类的毕业生,他们都对社会议题有兴趣,接受了四年的专业培训,但毕业后又有多少愿意投身政界?
在香港从政,基本上只有两条大路及几条小路。第一条大路是投考公务员,每年按薪级表加薪晋升,有极清晰的事业阶梯,只要没有犯错,按上司指示便能循序渐进,能进多远,升得有几高,便看自己的能力及当时向上流动的速度。但公务员的局限是,不能在工作上彰显自己的政治理念、施政方向等。第二条大路是区议员,一般毕业青年愿意走上前线都会先当议员助理,到选举期时便参选。胜选当议员后,便照顾自己区内选民,履行四年的政纲及承诺。这条路上,青年便可以展现自己的政治理念、施政方针,但薪酬远较市场低,亦没有四年后的保证,更没有清晰的事业阶梯,能否当上立法会议员与是否区议员也没有很大的关係。担任区议员多年后,有志青年便会有感待遇不足、议会功能不被重视,或许会有无用武之地的感觉。其他小路包括投身智库或大学做政策研究,加入公营机构、商界或NGO处理公共关係及政策倡议。可是,这些职位佔比很少,亦离香港政治的中心点较远,有志青年可展所长的机会也不多,但相对议会较为平稳。
参政者应具政治与管治思维
香港政体是行政主导,实是以公务员操作为重,故公务员的路是在培养管治人才。而议会是被谘询的角色,整合社会多元声音,寻求共识,故议员的路是在培养政治人才。要真正培养香港政治及管治人才,要建立一套制度,令参政者能兼备政治与管治思维及培养相关技巧,也可向有志青年展示一条清晰的从政事业阶梯。
香港的政团,就算身兼局长的成员也未能从执政上展现政团的理念及政策倡议。在中央政府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后,立法会将会趋向扶助行政机关施政,将政治能量转移至行政机关身上,以提升管治效能。某程度上,将以往管治还管治,政治还政治。
对建立培养管治兼政治人才来说,是一个好的时机。香港以行政为主导,这机制便应由政府主导设立。机制平台应顺序为:地区谘询组织、地区层级公务员、立法会议员、中高层级公务员、政策研究、问责官员,六个层级阶梯,每层约服务香港四至八年,视乎工作表现及个人能力,设有薪级表,每年按薪级点循序晋升。在这机制下,参与者能培养出易位思考的能力,有助提升政策制订的水平,从而加强管治效能。同时,这机制既能打通管治与政治的分离,亦可为有志投身政界的青年展示清晰明确的事业阶梯,更能稳定从政事业的发展。
下一篇::【名家指点】大学出招管理学生会还可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