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企业振经济须各方协力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3月15日


 

撑企业振经济须各方协力


  陈茂波落区听取市民意见。

  文/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叶建明

  本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公布,可称作是「翘首盼望」。不仅仅是因为18岁以上永久居民派钱1万元,更是因为在经历暴力动蕩和疫情、也就是人祸与天灾的双重打击下,香港经济惨淡,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生计困难,政府如何短期内纾困,同时为长远发展注入动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今届政府表示,重点是放在「撑企业、保就业、振经济、纾民困」上,资源大多向这方向倾斜。多年来政府被称作「守财奴」,守着大量的财政储备不轻易出手。但本年度1200多亿元的财政支出是这些年来最「大手笔」,足见政府在关键时刻的决断,把「好钢」花在急需地方的决心,也为自己的「守财奴」形象平了反。但是,一份财政预算案只是一个「计划」,如何落地还需要社会各方配合才能实现效果最大化。

  预算案回应各界诉求

  细读本年度财政预算案,总体上回应了社会各界的诉求。既着重于当下的纾困,也考虑了今后的复苏;既帮助了基层和弱势群体,也考虑了中产阶层的利益;既关注民意反映强烈的短板,也对市民关注度不高,但有利于香港长远发展利益的方面投入资源,比较全面,希望能够成为经济谷底的强心针。

  作为财政预算案的「受益人」,港人有必要思考,本次经济严重衰退,除了疫情这个天灾外,我们还经历了「暴力揽炒」这个人祸,我们有什幺教训可以记取?天灾无法躲开,而且时间相对比较短暂,而人祸原本可以避免。在政府大洒金钱助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暴力揽炒」的人祸会不会死灰复燃?大规模的动乱会不会令政府复苏经济的努力功亏一篑?在政府「拼经济」的当下,大家都需要想一想。

  对于全民派钱1万元,香港不同政治派别都有呼声。这次政府是从善如流还是跟随「民粹」,社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必须看到,从去年动乱开始,香港零售业、餐饮业、旅游业遭受巨大打击,员工收入大量减少,出现「放无薪假」,甚至失业的情况,他们是动乱和疫情的最大受害者。虽然政府有专项的关爱基金,但有多少能进打工仔和小商贩荷包呢?这1万元对他们而言,就是雪中送炭。政府认为,派钱1万元不仅有助于协助市民渡过当前难关,也可以鼓励及带动本地消费。此言不差,去年动乱吓跑一批旅客,今年近乎于封城的措施更是几乎杜绝了所有游客,香港短期内提振消费唯有靠「自救」了。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现实是,750万港人的自我消费毕竟有限,光靠一份财政预算案解决不了旅游、餐饮回潮。如果香港社会继续泛政治化,社会动蕩不止,对游客的敌视不减,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恐怕还会捱较长一段苦日子。

  从动蕩中汲取教训

  这不是危言耸听。政府宣布派钱的当天,就有一些黄丝在网上讨论,呼吁每人从1万元中捐出一定数额支持继续「运动」。他们直白地说,要拿政府给的钱,继续「时代革命」反政府,极具讽刺。但愿这只是个别人士的情绪发洩。如果一边是政府不惜财赤花大钱进行建设,一边是有心人的不断破坏,政府再多的预算也是枉然。

  政府的钱不是从天而降,政府的腰包得靠经济提振才能充盈。此次政府除了纾民困的一次性举措外,还有一些补短板的努力,比如医院等公共卫生建设、宜居城市建设、拓展创新产业等都需要政府掏腰包。2019年香港经济增幅是负数,而政府开支加大,财政赤字增加,要充盈库房唯一的办法是把经济搞上去。而经济提振离不开一个好环境,有赖每一位市民的支持配合。试想,如果没有去年6月以来的动乱,没有一些人的「揽炒」,香港经济体质就不会如此弱不禁风。但愿香港从去年的动蕩中汲取教训!

  就目前各方的反应来看,本年度财政预算案评价正面。但要顺利落实,也需要社会各界支持。第一步,就是立法会这一关了。但愿某些议员不要再「拉布」!

上一篇:不容本土恐怖主义滋生
下一篇:预算案为港打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