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选的政治表态现象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19年12月18日

区选的政治表态现象


  作者:城市智库研究员 吴家俊

  本年初反对派筹组风云计划的培训课程,当时背后理念是要把区议会选举「立法会化」,即是令选民以政见、政治考虑多于地区功绩为评审条件,结果这个计划在不受欢迎下草草完结。然而本年中修例风波后,上述策略再派上用场,重新包装,是次区选用「踢走某某党」「票投某某联香港玩完」等抹黑字眼,其实就是叫选民政治化区议会选举。

  是次高达七成投票率,相信就是由本年内新登记首投族和平常不投票的选民推动,选举策略上,建制派曾经尝试强调区议会不应被政治化的宣传,标榜地区功绩和地区人脉,社区和谐的重要,希望淡化反对派的洗脑式宣传,记得上一届违法「佔中」后,建制派亦使用类似方法洗涤对手的歪理宣传,尚算凑效,但本届被质疑未能发挥作用,建制派在选战末段,更疑误入圈套,仿效反对派大力宣传,例如叫选民以手上一票「向暴力说不」,性质都是请支持者忘记地区工作,将区议会选举作政治表态。

  「新群体」作政治表态

  双方强调政治表态的手法下,平常不投票的选民终于成功被呼唤出来,这「新群体」的特性是过去从未找过区议员求助,故此不会去计较区议员的能力,「新群体」甚至不知道谁是候选人,他们是不依赖区议员服务的居民,所以选择可以是空降两三个月的素人,因为对他们来说,现任与空降的候选人同样陌生,在很多票站现场视察,现任议员都指看见不少新面孔,正正就是过去未曾与区议员接触过的。就是这个「新群体」作出了政治表态,推高投票人数,改变了预算。对一向认为只要有地区人脉网络便有胜算的候选人,是不容易明白「新群体」为何会投票给空降候选人的。然而平常不投票的选民,的确难以捉摸,不代表下次会再次出来投票,亦不代表会作出重複本届的选择。加上尚有一百一十九万人并未参与本届投票,「新群体」内尚有待开发「新群体2.0」,有志服务香港的人士,再接再厉,还有不少工作。

  注意明年功能界别动向

  反对派推动政治表态的伎俩,区选取得优势后,估计会再向立法会功能组别的选民下手。现时立法会有不少功能组别,主要按个人票为选民基础,其中有自由党、经民联,或个别专业人士担任代表,例如「饮食」界别功能组别、「零售及批发」、「纺织」、「工程」、「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本届区选出现的「新群体」选民,一定同时存在上述功能组别当中,相信自由党、经民联等政党,要注意明年功能界别选民的动向,尽早防範被反对派複製策略,应检讨建制区选的策略失误,避免重蹈覆辙。

上一篇:从RCEP看全球经济格局
下一篇:团结在野力量理性发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