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词点亮生命 叶嘉莹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内地上映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1月06日

由陈传兴执导、纪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传奇人生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时下正在内地艺联专线热映。

在全世界的汉学家眼中,她都是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而这位诗词大家,私下一直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朴素生活。为了推广诗词教育,叶嘉莹多次为南开「裸捐」,总金额达数千万,这是她个人的毕生积蓄。

据悉,片名中的「掬水月在手」五个字,出自唐代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提及片名含义时,陈传兴表示,取「水月」为名,是想传达出叶先生如水月观音般渡人渡己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先生」这个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但叶嘉莹被称为中国现今「硕果仅存」的一位穿裙子的先生,她是一名真正的「士」。她一生以弘扬中华诗词为己任,历经烽火硝烟、家道变迁,活出了如诗一般的铿锵人生。用董卿的话说,叶先生是「一生颠沛流离,却度人无数」。

用诗词点亮生命 叶嘉莹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内地上映

图片来自掬水月在手官方微博

生于1924年北平诗书世家的叶嘉莹,年仅三四岁时就开始背诵古诗,六岁时习读《论语》,从小便打下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诗歌的精神更是浸润了其一生。她一生都在研究传播古典诗词,足迹遍及大洋两岸的上百所大学,风雨七十载,桃李满天下。

「我还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可能就在旦夕之间,我就想教大家吟诗。」在这部纪录片中,今年已96岁高龄的叶嘉莹先生对着镜头说,自己留下的那些诗词,就算现在没人喜欢,但要是以后有人会听到、会感动,她就很开心了。

作为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导演陈传兴从2016年就开始筹备,经过三年半才製作完成。此前,影片曾入围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官方之选。整部电影辗转十个地区、採访43位受访者、採访稿近百万字才完成拍摄製作,其中包括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名家,众人关于叶先生的所有记忆。《掬水月在手》通过叶嘉莹的诗词和生命,回溯中国诗词的源头 诗的本质,也想回溯「诗如何作为人的生命的一种存在」。

叶先生,一生坎坷多艰,曾历经战乱,在海外飘零数十载,她在感怀中,却少有言及,更多的是家国、教育、诗词。而她也用自己毕生之力,传承中华文化,阐述古典诗词之美。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得以回到她魂牵梦绕的祖国,并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教育事业。

上一篇:【艺术】收藏「琪」观:盛世繁华 金碧辉煌
下一篇:【漫话中医】「骨刺」是怎样长出来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