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应正确看待普检成本效益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10月11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李明生

普及社区检测登记人数昨日最新增至95.3万,为了贯彻「愿检尽检」原则,政府宣布延长122个检测中心服务时间,由原定的一星期多延长4天,以更好回应市民的检测需要。的确,普检有助防疫抗疫乃毋庸置疑,在20.4万样本完成检测之中,已顺利筛查出4名无症状隐性患者,亦即是将4条潜藏传播链切断。然而,社会上仍有声音质疑计划不符合成本效益云云;问题是,我们究竟应如何衡量成本效益?

首先,以为筛查出来的隐性患者愈多,普检成本效益则愈划算,本来已是奇怪论调。难道大家更乐见的,不是全港疫情比想像中轻微吗?为何确诊者少反而不值欣喜?事实上,斟酌成本效益本来是个「伪命题」,香港当务之急乃如何更好防控疫情、让香港更早走出疫情。始终,生命无价、健康无价。假若成本效益论点成立,莫非当局又应以昂贵为由缩窄而非不断扩大资助药物名册?

而且,我们也不能单单眼于目前普检中发现的4个阳性结果,而无视了其余20余万个阴性结果,因为两组结果皆为检测计划的成效,至少可令相关阴性结果者稍感安心。相关道理,实跟爱迪生发明钨丝灯泡时说,所谓失败尝试不过是发现哪些方法做不出灯泡相若。情况亦如政府资助的大肠癌筛查计划,措施固然旨在及早发现和治疗患者,但当患者比例偏低时亦不能说筛查无用、应予推倒。而且,相关「大数据」还有助政府和专家加深对疫情的了解,预防下一波疫情。

除了站在公共卫生角度出发,普检的成本效益还应从经济社会层面来观察。众所周知,疫情已令香港百业萧条,许多场所都未能如常经营,普检无疑可为重启经济创造更好条件。对比香港上半年GDP暴挫约9%,以及两轮防疫抗疫基金和预算案纾困措施共涉逾2800亿元,普检所花费的几亿成本堪称九牛一毛;反过来,预防胜于治疗,普检甚至是项小往大来的「投资」,较诸持续受困源头不明的隐性传染个案,争取将社区传染风险降至最低肯定更有利经济重启和复苏。最先发现疫情的内地,GDP之所以能够从第一季大挫6.8%,快速地在第二季反弹至增加3.2%,成为全球第一个走出疫情衰退的主要经济体,大规模检测正是重要条件与前提了。

尽快让社会运作复常,所带来的无形效益不可计量。对于停学多时的莘莘学子,早日重返校园无疑有助追回学习进度。市民可以出外消遣、做运动等,对身心健康及纾缓情绪困扰亦有好处。当香港疫情威胁大减,亦更有条件推动「旅游气泡」及「健康码」的合作,这不仅有利经济进一步复苏,也可让酷爱旅游的香港市民舒舒气。

说到底,要衡量成本效益,肯定不能「计出不计入」,并应看清整盘「大帐」;考虑到普检对公共卫生,及对经济社会的一切有形无形的效益,再比照措施所涉的金钱和人力物力成本,到底计划是否值得做?是否应该推倒?答案相信不言而喻。所以,最后必须再次不厌其烦地呼吁:为人为己,尚未接受检测的市民,诚应尽快参与配合检测计划!

上一篇:【商报时评】加入内循环 助力双循环
下一篇:【商报时评】善用普检经验 健全防疫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