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时评】防疫常态化 经济速重启

来源:新闻中心作者/编辑:编辑 2020年05月06日

今日时报评论员 周武辉

本港新冠肺炎确诊个案一周内三次「挂零」,且连续多日一直保持在单位数以下,疫情明显趋缓,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由于目前欧美等地疫情未退,世卫组织警告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共存,香港仍须严防外来输入病例,市民也应继续保持警觉,防疫要进入常态化阶段。与此同时,政府须因时制宜,适应常态化防控形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考虑制定适当限制的标準,让经济活动尽速重启,恢复正常,帮助多个「吊盐水」行业有喘息的机会,以稳就业、保民生。

过去数月,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本港确诊染疫数字显着增加,政府以「宁紧勿鬆」的态度防控疫情,推出多项限制措施,从控制人流、居家检疫、强制隔离,到规管食肆座位及距离安排、下令关闭酒吧等11类处所,禁止4人以上聚集的限聚令等,严厉围堵策略加上市民配合做好个人防护,有效阻截了病毒传播,现时每日新增病例降到个位数,甚至「零新增」,即使出现的确诊案例,也多属境外输入,疫情明显回稳。但现阶段,海外疫情依旧险峻,本地零星个案和社区爆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香港不能放鬆警惕,以免防疫成果功亏一篑,防疫还须常态化。

同时,也要做好长期「与疫共存」的準备,做到有效防疫与力稳经济的平衡。严格禁令有助防疫,亦无可避免冲击经济活动,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现时香港经济民生持续告急,各行各业陷入水深火热,威胁着无数经营者和市民的生计,正常经济秩序完全打乱已产生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政府虽推出高达2875亿元的抗疫基金,帮助在疫境之下撑经济保就业,但救急纾困之举不可能长久持续及全面包底。企业若长期停业,即使员工放无薪假,大业主承诺减租,也会因为没有收入被迫结束经营。而工联会网上调查放无薪假的员工,发现超过八成人估计未能受惠于政府工资补贴措施,显然,政府拿出更多的钱去补贴,不仅公共财政难以负担,也弥补不了经济长期停摆带来的损失以及对民生的冲击。

在有良好防疫成效后,香港分阶段放宽限制,适时适度恢复经济活动是应该考虑的,正如内地专家锺南山指出,仅有少数、个别病例不应该妨碍复工复产,否则将对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很大的伤害,政府宜规划逐步重启经济。当然,重启经济不代表不重视防疫,也不是说全部取消各种限制措施,而是政府应考虑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平衡如何趋利避害,制定收放防疫限制措施的标準,什幺情况可复工复产,什幺情况可复市复业,倘若疫情反弹,到哪种程度要加强限制等,须掌控有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既让经济运作与民众生活可逐步重回轨道,又能保证常态化防疫的需要。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昨表示,政府会因应科学数据、外围及本地的疫情及听取专家意见,持续监察及检讨,以作适当的调整,回应了市民的关切,希望可以尽快看到经济重启。当然,不抑制经济活动的软性防疫措施要继续保持,市民仍须戴口罩,尽量保持社交安全距离,这种自觉的群防群控是防疫的最有效方式。

上一篇:【商报时评】郭荣铿继续滥权实是执迷不悟
下一篇:【商报时评】因应疫情变化 调整关口管控

分享到